学在健康|国赛银奖!我校创新实验班在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中实现新突破!

作者: 来源:协同科研中心、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 教务处、创新学院、药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发布时间:2025-08-26浏览次数:119

  2025年8月19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总决赛在山东大学圆满落幕。我校协同科研中心上海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班——HealthX 拔尖班学子在杨浩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凭借扎实的科研功底与创新思维,在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斩获国赛银奖,创造了我校在该赛事历史上的最佳成绩。参赛队成员包括来自药学院和医学影像学院毛子俊、康谢未、张潘博、张佳鑫、黄圣喆五位同学。

  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由高等学校大学生医学创新竞赛委员会主办,是全国医学领域知名度最高、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之一,也是上海高校分类评价表单内竞赛项目,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原始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医学拔尖人才。

  本届大赛共设置基础临床、口腔医学、交叉学科、药学中医药等6个赛道,杨浩师生团队从300余所高校的70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药学中医药赛道创新研究复赛一等奖,顺利挺进全国总决赛在与来自国内外802个入围项目的决赛环节比拼中,他们凭借过硬的科研方案和精彩的答辩表现,最终勇夺银奖。

  

  用准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打造创新拔尖人才

  成绩的背后,是导师与学生们日复一日的努力与坚守。作为我校创新实验班--“HealthX 拔尖班”导师,杨浩教授不仅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上为学生们把关,更在学生的逻辑思辨和科研系统化训练上倾注大量心血。

  毛子俊同学在赛后感慨:“杨老师没有把我们当本科生看待,而是用研究生培养体系,要求我们不能满足于做实验室的‘小工’一定要有‘问题’意识,学会将当下做的事情和实际应用场景和面向未来的研究结合在一起,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和持续向前的内生动力,从而挺过枯燥而漫漫的实验室岁月,这种训练让我们在比赛答辩中能够切中要害,从容应对。

  

  本科创新拔尖班模式初显成效

  “HealthX 拔尖班”最早是协同科研中心上海市分子影像学重点实验室创新班,作为我校首个面向全校跨专业的创新人才实验班在教务处、创新学院以及协同科研中心的领导下,自成立以来,始终以“科教协同、导师引领、项目驱动”为核心机制,探索应用型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仅两年时间,拔尖班学生已连续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砖国家发明展、Image Matching Challenge上海市大学生新材料创新创意大赛、华东区实验技能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全国大学生创新发明大赛国内外赛事中屡佳绩,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

  我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立身之本,尤其是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顺利通过后,学校全面迈入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新阶段。从“达标”到“高度”,从“应用”到“高水平应用”,迫切需要探索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路径。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科创新模式应运而生。通过遴选和培优,鼓励有志向的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接受导师制和项目制双重驱动,让本科阶段就能开展高水平科研训练。

  本次大赛的优异成绩,既是我校学子敢于逐梦、勇于创新的见证,也是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缩影。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创新拔尖”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医学教育与科研发展贡献“上健医方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