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是上海首个“师德师风建设月”,医疗器械学院的教师们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积极贡献,孟青云、王海峰、蒋海洪、李茜、尚昆、徐军、李萍、安美君等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立德树人、社会服务等方面默默的奉献着。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故事。
“我身边的好老师”优秀教师师德师风故事——沉浸在实验教学中的欢乐
从2003年进入学校工作后,徐军老师的角色发生完全的转变,由以前在工程技术岗位上的技术人员转成一名高校教师,他深知,高校培养的学生就是国家的未来,教书育人责任重大,这不仅需要提升专业能力,更要提升自己的思想修养。
2015年,随着学校升级成为一所上海市地方性本科院校,徐军老师在本科教学中承担了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承担着四个本科专业中的三个专业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不断的进行教学改革工作的研究,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其2020年承担的《疫情下的呼吸机故障应急处理》虚拟实验教学软件通过专家审核成为上海市一流课程,该课程在后续的实验课程教学中进行运用,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同时,徐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研究有关教学实验设备、和相关企业进行探讨,将价格较贵的实验设备进行改革,力求将以前在专业实验课程中需要采购大量贵重实验设备用于实验教学的状况加以改善,在基本完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拓展创新实验,以最大化的满足本科教学在实验中的相关要求。
徐老师不仅在学习方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而且在生活方面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在学业、生活等方面遇到困难时,他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指导,作为学院对外交流合作部门的负责人,他利用校友资源,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实习、就业的难题;有些同学在考研的问题上纠结如何选专业和学校,徐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积极引导和解决学生的困惑。
徐老师在学校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社会上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今年壬寅初春,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上海的平静,自3月底开始,上海开始静默,徐老师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小区志愿者,在上好网课的同时积极参与到了抗疫一线,不仅为整个小区承担快递转运工作,还参与到本楼道的消杀、团购物资分发、政府物资发放等工作中,同时还参与到劝阻外出居民等工作,不惧怕部分居民的不解和谩骂,在小区临时党支部的领导下,克服高温天气积极战斗共计63天,志愿者工作累计时长168小时,得到了社区居委和楼道居民的好评,为上海市抗疫工作取得重大胜利做出了一份贡献。另外,疫情期间,徐老师组织学院校友积极进行募捐工作,在交通物流不是很畅通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车辆,及时的将物资转运至学校的抗疫工作,为学校的抗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医疗器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