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主题展馆开馆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如何用好用活校本红色教育资源,推动主题教育持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上海健康医学院充分发挥在教育和卫生领域优势,聚焦人民健康嘱托,实实在在绘就“实景画”,持续打造“馆、展、剧”健康新叙事实践。《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主题展馆在学校成立8周年之际开馆,是学校重温建校初心,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专题活动,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名片和思政教育的载体。
不断拓展“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筹备已久、师生期盼的《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主题展馆开馆了。加上日前在学校图书馆布展的“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书展、在主教学楼布展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双语热词金句展》,以及以扎根上海乡村的“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为原型打造的原创舞台大师剧《飞扬的蒲公英》将由师生续演,学校近期成立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宣讲团也将结合“馆、展、剧”开展主题宣讲,在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形成一种长效的、沉浸体验与文化观照相融合的学习体验。
图说:展馆内的第一篇章
“赤脚医生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中国农村卫生的三大法宝之一。让‘赤脚医生精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构建新时代农村卫生工作新格局和振兴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老人多次走进上海健康医学院,给健康医学院的师生们传承‘为人民服务’精神,激励大家做全民健康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做一辈子百姓健康的‘守门人’。我们希望更多人了解这段从新中国到新时代基层医生的历史,接好前辈的接力棒。我们应深度挖掘赤脚医生精神,看清楚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我们农村卫生为什么能够成功,为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农村卫生事业取得更大胜利而不懈努力。”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吴韬在开展仪式上领学时道出学校举办《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主题展馆的初衷。
“信念凝聚,薪火相传。近年来,上海健康医学院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上海’行动,立足人才培养,为上海基层卫生培养乡村医生共计1947人,分布在本市9个区的117个社区服务中心和223个卫生站点,近两千名‘新乡医’全部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没有流失。”谈及学校培养的“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健康“守门人”时,吴韬颇感自豪。
郭永瑾在学习交流中强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的样态。上海健康医学院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品牌培育导向,整理挖掘在人民健康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上海故事、上海模范、上海创造、上海贡献,把蕴含于其中的“红医精神”“赤脚医生精神”“抗疫精神”“西迁精神”等红色基因与学校“实践+人文DNA双螺旋结构”的人才培养理念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以“博物馆”“主题展”“大师剧”为主要形式的健康叙事实践,打造“博文弘志”健康叙事品牌,搭建学生、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社区多重叙事主体沟通交流的桥梁,开启了特色“分享知识、传播文化、践行育人、服务社会”的育人路径,达成了以上海城市精神和海派文化底蕴为文化观照,围绕“馆”“展”“剧”多媒态、交融性的沉浸体验,扎根学校、进入课堂、走进医院、影响社区、服务全国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