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签到
参与互动问答
上海健康医学院互动实践中心,本着医学实践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生命医学科普服务三大功能为一体的理念进行建设,中心于2018年6月成立,目前设五大功能区域。
中心基于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基层医疗促进为导向,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互动式实践教学新模式,开展相应的“理实融合”实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学生临床能力及技能训练的提高,使上海健康医学院学生能在进入岗位前经历高仿真医学场景的训练,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性、应用型及复合型健康医学人才。学生可以通过预约进行自主学习和操作练习,作为核心课程的补充和练习。
中心主要目前建有四大功能实践区:1. 灾难和院前急救模拟实践区;2. 社区诊室及OSCE考场;3. 康复和居家照顾;4. 生命科普及母婴。
运用虚拟、仿真和SP标准化病人结合的方式营造营造灾难和急救场景,为各医学相关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康复等)营造一个团队合作的模拟实训场所。训练学生包括单项紧急处理、急救技能、检伤分类、及转运和应急管理等能力。区域内从群体检伤、处置到个体诊治,灵活转换。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中心的社区门诊,不仅模拟社区诊室环境,也可以快速翻转为OSCE考场。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心课程体系分为通识实践、专业实践、融合实践课程。设置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被动模仿到综合运用以及主动设计,形成具有基本性实践、提高性实践和研究创新性实践不同层次所组成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1) 通识类课程:针对学校低年级学生的开设的公共实践课程,既包含在线课程,又包含线下体验课程,当然这些课程在中心对外服务的时候,也是可以通用。(2) 专业实践课程:实践内容涉及本门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门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融合性课程: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多学科内容,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心积极牵头各专业老师,根据教学需求,由老师带领学生协同公司技术人员,共同开发相应的模拟教学操作软件和设备。中心同时承担向社会进行生命科普的功能,从生命起源的故事引导参观者领略生命的尊严和唯美。
中心的使命:在各种医疗机构的培训、研究和质量管理中开发、运用基于高仿真场景的模拟实践;整合医疗、护理、康复和相关学科,培养具有较强沟通及团队协作能力的高水平专业医务工作者;支持和激励基于模拟的医疗教育项目,促进患者安全,提高医疗实践质量;推动个人、跨专业、多学科的临床教育,提供高质量学习的机会。成为一个多层次、互动式、跨学科融合型医学模拟实践综合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