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上海健康医学院和收藏家上官万平先生共同打造的现代医学教育博物馆开馆仪式隆重举行。与会领导和嘉宾一同为“上海健康学院现代医学教育博物馆、现代医学教育研究所”揭牌,博物馆正式开馆。它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以“现代医学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
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书记郑沈芳致辞时指出,现代医学教育博物馆聚焦现代医学教育这一主题,用丰富多样的馆藏,生动形象地展示现代医学教育在中国大地上的传播与发展。通过呈现“西医东渐”这一历史过程,为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文明互鉴”的思想提供了真实鲜活的案例。“要把博物馆建设成为教育教学的基地、学科发展的基地、实践教育的基地、社会服务的基地、协作发展的基地。”
作为我国第一所全面记录和展示现代医学教育历史的专题博物馆,它位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新南苑5号楼10楼,展出面积500平方米,分为临床医学馆、护理馆、药学馆和医工医技馆。博物馆日常展出1500余件,门类有毕业证、教材、教具、文书、处方、信札、照片、药品、器械、雕塑、牌匾、锦旗、奖状、像章、徽标、报刊等。
记者发现,现代医学教育博物馆看点十足。医学分类体系完整,无论是临床医学教育,还是护理教育、药学教育,亦或是医工医技教育,都自成体系,殊为难得。而每个体系还可再分,诸如抗战中的医者、军医教育、医者丹书等。其次,收藏的精品繁多,例如东北第一张医科执照;医学教育家颜福庆公函;陈敏章部长上二医毕业证;美国思侯女医院护士毕业证、1920年的牙科操作台、中华民国第一部药典等。各展馆文物和文献的陈设可谓“寸土必争”,多到“溢出来”。丰富展品中,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回溯历史的视角,中国医学教育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革,但不变的是医学教育始终保持为社会服务的初心,大批有家国情怀、有人间大爱的杰出之士学医从医。医学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始终是高要求的,不仅包括智力、技术,更包括道德。在这里,医学不仅是冰冷的科学,更是人文关怀。一纸一物都能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对医者的敬意、对苦难的反思,对生命的思考,对健康的珍惜,还有内心的温暖。
校长黄钢表示,学校一直以“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为基本办学定位,坚持医学与健康相结合、人文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为上海及全国培养紧缺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及医学相关人才。建设现代医学教育博物馆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卫生健康人才。他从博物馆的创建、构成、功能定位,对博物馆概况、临床医学馆、护理馆、药学馆和医工医技馆等5个部分做了题为“西医东渐的脉络,文明互鉴的健康”的简要介绍。一张张图片、一帧帧画面,把大家带入到一个医学发展的丛林,带领大家领悟了西医东渐、东西文化交融的境地。
原文地址: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_detail?newsid=8875822_dyjy&ap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