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引领未来 科普赋能健康生活——上海健康医学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暨第五届校园健康文化节开幕

作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4-29浏览次数:12

4月29日下午,上海健康医学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暨第五届校园健康文化节”在盎然春意中开幕,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带来经典话剧《艺术》。校党委副书记于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兆伟主持。校领导、文化节组委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场艺术与人文交织、传统与现代辉映的文化盛宴。

于莹在致辞中指出,2025年是学校实现第一次党代会第一步战略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年,是“十五五”发展的谋划年,也是学校建校十周年。迈向聚焦国家战略、聚焦服务贡献、聚焦改革创新、聚焦精准发力的新征程,为建设强大的思政引领力提出了新要求。“文化创新引领未来,科普赋能健康生活”作为第五届校园健康文化节的主题,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本届文化节涵盖文化、艺术、运动、饮食等多个维度,以话剧《艺术》开篇,拉开五月鲜花般的精彩纷呈。于莹希望文化创新成为滋养心灵的源头活水,科普浸染转化为生活方式的健康时尚,希望全校各部门各单位组织的一场场活动,如同毕德哥拉斯碎形韵律,带来鹦鹉螺的黄金循环,传递健康理念、倡导阳光快乐。

李兆伟介绍了第五届校园健康文化节的活动方案与特色亮点,指出本届健康文化节通过健康文化、健康艺术、健康运动、健康饮食四大板块的有机联动,构建“四位一体”育人矩阵,将形成“红色铸魂-科技赋能-艺术浸润-实践养成”的育人闭环。健康文化活动,将深度挖掘学校特色,展示健康专业育人成果,同时借助红色文化资源铸魂育人,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鉴,以创新形式展现科技赋能的魅力;健康艺术活动,将通过摄影展、师生文艺演出等形式,让大家在艺术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提升人文素养;健康运动活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在运动中增强体质、磨炼意志;健康饮食活动,为大家带来科学的饮食理念和健康美食体验,助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随着话剧《艺术》的帷幕拉开,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以精湛演技诠释艺术本质与人性的深层对话,三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围绕一幅抽象画的思辨,恰似文化节多元价值碰撞的生动隐喻。

从红色文化铸魂到科技赋能创新,从艺术熏陶到运动强身,这场将持续至5月底的文化盛宴,既是对“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深度诠释,更是构建大健康育人格局的接续探索,必将为校园注入更多活力与智慧。预祝第五届校园健康文化节圆满成功。


现场采访

这次是我初次接触到话剧,舞台上演员们极具感染力的台词与肢体语言,让我真切体会到戏剧艺术的魅力。这种“零距离”艺术进校园的形式,生动地传递了美的力量。希望学校能多多组织话剧、音乐剧等艺术活动,让舞台灯光不只照亮剧场,更能点亮更多年轻心灵。

健康与公共卫生学院

24级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班 顾乐怡


这次文化节的活动给平时以学习为主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艺术实践可以让我们放松,也能激发创造力。在观看校园话剧表演前,我既好奇演员会怎么演,也想感受现场的艺术氛围,落幕后可谓“大饱眼福”。希望学校以后可以多举办相关活动,增加互动环节,让大家不仅能看表演,还能参与体验,这样艺术会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校园文化也能更丰富有趣。

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

23级护理(本科)2班 汤紫霄


历经一个多月高强度排练,我们团队完成了这场经典剧目复排。三位主演深度钻研多版演绎,主创反复比对经典版本,雕琢细节,最终在传承与创新间找到平衡。

针对“高雅艺术进校园”需求,我们设计了两套模块化舞美:第一套为原剧场画廊式客厅通过顶部结构延伸空间;另一套可拆卸组件灵活适配不同剧场。这种“积木”方案既富有艺术性,又突破了场地限制。

作品旨在探讨价值观碰撞与和解的生命课题。艺术无须标准答案,却能照见人性共通的挣扎。而台上角色从冲突到和解的蜕变,恰似青年学子正在面对的人际课题。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艺术》制作人 刘雷


今天是我们此次“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演绎活动首站,观众热烈的反馈让我们深受鼓舞,他们恰到好处的笑声与掌声是对演员最大的肯定。

特别感谢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全程支持。作为“校园健康文化节”开幕式演出,不仅提供场地保障,更让高雅艺术真正触达年轻群体,这种双向奔赴的合作令人感动。

这部作品通过三个朋友从冲突到和解的故事,传递着超越时代的生命哲思:真正的和谐不是消除差异,而是在碰撞中学会包容。尤其对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大学生而言,剧中人跌宕起伏的友情恰似他们正在经历的人生课题。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机会走进校园,与年轻观众共享艺术的疗愈力量。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市场部 朱江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