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时报】数字医疗产业战略联盟在医谷成立——产业创新与转化找到“大本营”

作者: 来源: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时间:2016-09-28浏览次数:485

中国数字医疗产业战略联盟昨日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内宣告成立。□本报记者 杨珍莹/摄

■本报记者 杨珍莹 吴燕 浦东报道  

  经过多方筹备和探讨,昨日,中国数字医疗产业战略联盟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内宣告成立,该联盟将推动中国数字医疗产业标准、评价、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助力该产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在全国率先搭建数字医疗产业化合作桥梁  

  自智能手机开启“数字新时代”后,传统医疗行业随之走向“数字化”,数字医疗的概念也随之而来。手机APP、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都极大地丰富着医疗健康行业的产品线,借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浪潮,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大数据、互联网保险、医药“互联网+”、医疗器械“互联网+”等也迎来了大发展。  

  “比如用三维计算机数据,直接形成实体模式,进行模拟手术,3D打印在医疗上的应用,明显提高了医疗水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戴尅戎表示。  

  2016年数字医疗与产业化高峰论坛同期举行。论坛上,国内医学高校著名专家与健康产业企业家认为,在数字医疗大背景下,原来相对泾渭分明的医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之间也迸发出更多的跨界和融合。  

  在此种新形势下,如何构建基于数据采集、共享、应用的互联健康服务,由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上海分会共同发起,各科研机构、企业及应用单位积极参与的中国数字医疗产业联盟应势而生。  

  据了解,联盟将率先搭建成员间沟通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政府、行业监管组织、行业机构的联系等。  

  “虚实”结合力促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数字医疗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中国数字医疗产业战略联盟这样行业机构、智力平台的支持,也需要真正促进企业产业化落地的平台支持,而这也是中国数字医疗产业战略联盟选择在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原因。  

  “医学园区初步形成了医、教、研、产为一体的医学全产业链。就发展而言,数字医疗不仅需要交流的平台,同时也需要产业化的平台,真正能够落地的平台。我认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就是非常好的选择。”中国福利会副主席、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终身荣誉会长、原国家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表示。  

  作为中国数字医疗产业战略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中国数字医疗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晓炜透露,自去年整体融入张江科学城建设以来,国际医学园区实现了与张江在规划、产业、产城融合等方面的联动。同时,国际医学园区也被确立为张江科学城的副中心和南部核心区,未来无论是在高端医疗服务产业发展,还是在教育、交通、商业配套、居住设施方面都将有飞跃与提升。  

  同时,医学园区也将在未来布局“三中一基地”,即亚太级的临床医疗中心、精准医学中心、智慧医疗中心和创新创业的加速基地。“在这个大背景下,也一定会为我们的医疗产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助力。”陆晓炜说。  

  作为联盟的另一家发起单位,中国数字医疗产业联盟理事长、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黄钢也表示,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互相交流,迸发火花,更需要真真切切地把事情干起来。  

  据悉,上海健康医学院已建立了康复学院、护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医疗影像学院等10余个二级学院,定位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满足企业对实操性人才的需求,同时,学校也将“产学研”作为发展的另一个支柱,已与园区内、外多家行业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成为了首批理事单位,据联盟方面透露,已收到200多个会员申请和意向申请。

原文地址:http://www.pdtimes.com.cn/html/2016-09/28/content_3_1.ht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