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上海】“小叶子”的进博印记|小小急救包里,藏着大大的“责任”

作者:顾金华/文 施剑平/图、视频 来源:青春上海发布时间:2025-11-08浏览次数:10


在国家会展中心这片象征开放与包容的“四叶草”里,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热潮持续涌动。身着蓝色马甲、手持宣传牌的志愿者“小叶子”们,穿梭在熙攘的人流中,成为展会里最灵动、最温暖的风景线。

来自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的大三学生庚窈竹,便是其中一员——连续两届站上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岗位的她,随身总是揣着一个“宝贝”,那是一个装满棉签、消毒棉片、创可贴、医用敷贴、生理盐水等物品的小小急救包,这方巴掌大的物件,是作为医学生的她来到进博会的“专业标配”。


小小急救包里,是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是医学生,急救包必须随时待命。”庚窈竹说,进博会作为全球瞩目的国际展会,场馆内日均人流密集,各类小意外往往猝不及防:展商在布置展位时不慎被金属支架划伤手,小伙伴在园区巡逻捡烟头时被未熄灭的烟灰烫伤,观众因长时间行走磨破脚踝……每当这些情况发生,庚窈竹的小小急救包便成了“及时雨”。她总能迅速从包里取出对应的用品,一边轻声安抚伤者情绪,一边按照专业护理流程消毒、包扎,用娴熟的动作和温柔的话语,为他人化解尴尬与疼痛。

“能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帮到大家,那种成就感特别强烈,也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作为医学生的责任与价值。”庚窈竹说,急救包虽小,却承载着守护健康的重量。有一次,展馆内一位观众不小心被展品包装的硬纸壳划破了手指,鲜血瞬间渗出,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正在附近的庚窈竹立刻上前,从急救包里拿出消毒棉片仔细擦拭伤口,再贴上防水创可贴,整个过程快速而规范。这位观众连连感谢,还竖起了大拇指。这份认可,让庚窈竹更加坚信,小小的急救包往往能发挥大作用。

庚窈竹与进博的不解之缘,始于2024年的第七届进博会。彼时还是大二学生的她,怀着对国际展会的好奇和对志愿服务的热忱,顺利报名成为一名“小叶子”,被分配到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岗位的辅助管理岗。

第一次志愿服务的经历,不仅让她开阔了眼界,更让她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成长。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作为首届“小叶子”时遇到的一段跨国友谊。当时,几位身着传统服饰的阿拉伯展商正焦急地在展馆外徘徊,手里拿着地图比划着,似乎是找不到前往国家展展馆的路线。庚窈竹见状立刻主动上前询问,一边指着地图耐心讲解,一边带着他们走向通往国家展的通道。

为了表达感谢,展商们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了当地特产椰枣递给她,那是一种包裹着金色糖霜的甜蜜果实,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庚窈竹有些不好意思,但在对方热情的坚持下还是收下了,同时也从口袋里拿出自己的学校徽章作为回礼。“他们还热情地邀请我忙完工作后去他们的展馆做客,说要给我介绍他们国家的特色产品。”庚窈竹笑着说,虽然因为志愿服务的职责在身,最终没能赴约,但这份不期而遇的善意,让她真切感受到了进博会作为国际交流平台的温度,也让她明白,志愿服务不仅是付出,更是收获温暖与友谊的过程。


从新生到二年级生,从懵懂到专业

志愿服务的光鲜背后,是“小叶子”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与付出。进博会期间,为了按时到岗,庚窈竹和其他“小叶子”们每天都要开启“早出晚归”的节奏。

结束一天志愿者工作回到学校时,往往已经是晚上8点,而作为辅助管理岗的志愿者,庚窈竹的工作并未就此结束。“我们还要开复盘会,总结当天的工作情况,哪些地方做得好需要坚持,哪些地方存在不足需要改进,都要一一讨论清楚。”庚窈竹说,除了复盘工作,她还要负责准备第二天需要用到的推送稿件,整理团队志愿服务的照片和视频,忙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常事。

即便如此,庚窈竹仍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与价值。“第一次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天,我特别舍不得,走在‘四叶草’的场馆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想到这段时间和伙伴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心里满是留恋。”她说,这里的人和事都太有意义了,那些帮助他人后的笑容、伙伴们互相鼓励的瞬间、克服困难后的成就感,都让她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相较于去年的懵懂青涩,今年的庚窈竹显得更加沉稳和专业。她对岗位职责有着清晰而深刻的认知。控烟管理是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岗位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对“小叶子”们沟通能力和耐心的考验。庚窈竹和伙伴们每天都会随身携带灭烟袋,在展会场馆内不间断巡逻,遇到吸烟的观众或展商,便会微笑着上前礼貌劝阻。“您好,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场馆内是无烟区域,麻烦您前往指定的吸烟点吸烟,谢谢配合。”这样的话,她每天要重复上百遍。

“大多数人的素质都很高,只要我们礼貌地提醒,他们都会积极配合。”庚窈竹说,“虽然偶尔会遇到少数多次劝阻不听的情况,但我们始终保持耐心和礼貌,用真诚的态度赢得对方的理解。”她说,控烟不仅是为了维护场馆内的整洁环境,更是为了保障每一位参展者和观众的健康,能为营造健康、文明的展会氛围出一份力,她和伙伴们都感到很自豪。



第二课堂里,收获成长与远方

尽管已经是第二次参加进博会志愿服务,但由于工作繁忙,庚窈竹依然没有太多时间好好逛展。不过,这并不影响她感受进博会的精彩。“我会利用休息时间,在小红书等平台刷一刷进博会的相关内容,看到网友分享的丰富多样的展区、新奇有趣的展品,依然满心期待。”庚窈竹说,今年的进博会比去年更精彩了,展区设置也更丰富。“后面轮休的时候,我一定要去医疗器械保健区再看看,近距离了解一下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成果,这对我以后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都很有帮助。”

在庚窈竹看来,进博会不仅是展示国家开放姿态的国际舞台,更是她成长的“第二课堂”。“第一次来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好奇和学习,跟着前辈们熟悉岗位、积累经验;这一次,我不仅要高质量完成好志愿服务工作,还要把自己之前的经验分享给新伙伴们。”在团队协作中,她总是主动帮助新加入的“小叶子”熟悉岗位流程,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有新伙伴对控烟劝阻的话术不熟悉,她就现场示范、逐句指导;有新伙伴因为工作繁忙感到疲惫,她就主动分担任务、加油打气。“团结、友爱、互助、奉献,这是志愿者精神的核心,也是我们‘小叶子’团队一直坚守的信念。”庚窈竹说,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谈及两次参加进博会的感受,庚窈竹说,第一次来进博会做志愿者是新奇与探索,第二次是责任与不舍。在这里,她不仅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更明白了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什么是奉献的意义。

进博会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庚窈竹随身携带的那个小小急救包,依然随时待命。庚窈竹说,即将踏入实习岗位的她,也将把在进博会收获的成长与感悟带到未来的职业道路上。“虽然每天都很累,但我觉得特别充实、特别有意义。”“四叶草”里的这段志愿时光,将会是最美好的记忆。而那个小小的急救包,也将带着进博的温度与记忆,陪伴她坚定前行。

 

 青年报20251108.pdf

原文链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5/11/08/17625957151174347877.html


责任编辑:杨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