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沈芳 校党委书记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端于江城武汉,并迅速蔓延全国,给庚子新年抹上了沉重的色彩。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大、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也有力有效的。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
2020年1月28日,习近平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他强调,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与新冠肺炎疫情进行严肃的斗争。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基本判断,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拥有健康的人民意味着拥有更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党历来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摆在首位,并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特别是在威胁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身体健康的一些重大公共疾病和疫情的防控实践中形成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遭受疫情侵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人在认真总结中央苏区时期疫情防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陕甘宁边区实际情况,提出并形成以“组织严密、统一领导”为核心,“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为方针,“面向群众、群防群治”为主体,“完善制度、健全法令”为保障的疫情治理新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疫情治理的人民底色和民族特色,对新中国疫情治理产生重要影响。
又如血吸虫病,这是一种寄生在钉螺体内的白色线状寄生虫,成虫钻入人的皮肤赢啊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1953年前后就派出100多名医务人员进驻重疫区余江除灭血吸虫病,治好千余人,1956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并且把消灭血吸虫病写进了《农业发展纲要40条》。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派出大批医疗队到疫区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疫区余江县人民提出了“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的口号,发挥冲天干劲,与瘟神作战。并大力兴修水利,填平沟渠,根据血吸虫的滋生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刊载了题为“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经过”的社论。毛泽东读后十分欣慰,彻夜未眠,第二天早晨便写了两首诗《七律二首.送瘟神》
再如,2002年12月末在中国广东发生,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转染病疫情。这场抗疫战斗我们还记忆犹新,全党全国人民全力抗击非典,建立小汤山医院,组织医务人员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
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就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
1月20日,习近平专门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1月25日(大年初一),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决定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派出中央指导组,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充分发挥协调作用。
之后,习近平又先后主持召开3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1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和复工复产工作。
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市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连线湖北和武汉抗疫前线,听取前方中央指导组、湖北指挥部工作汇报。
习近平还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等会议,从不同角度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习近平时刻关注着疫情防控工作,将人民的冷暖疾苦时刻挂在心上,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形成了抗击病魔的强大合力。充分体现了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
3月10日习近平看望正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祝大家早日康复,他动情地说“全国人民都在关心关注着你们”。习近平总结: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中国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定信心,同疫情进行顽强斗争。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具体做了以下重大部署:
(一)及时制定疫情防控战略策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了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
(二)加强对武汉和湖北防疫的统一指挥。党中央果断要求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提出“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明确要求,强调要采取更加严格、更有针对性、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把疫情扩散势头遏制住。
(三)统筹抓好其他地区防控工作。各省区市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控体系。
(四)加强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支持医用防护服、口罩等疫情防控急需医疗物资的生产企业迅速复工达产、多种方式扩大产能和增加产量,对重要物资实行国家统一调度。抓好农副产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工作,做好煤电油气等供应,保障了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总体稳定。
(五)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中外历史上,大疫大灾往往导致社会失序,社会失序又使抗疫抗灾雪上加霜。我们推动做好社会面安全稳定工作,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医疗秩序、市场秩序等,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加强群众心理疏导和干预。
(六)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我们加大宣传舆论工作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
(七)积极争取国际社会支持。这次疫情发生后,我们怎么应对、应对效果如何,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
三、实现“人民健康”的必要前提
尽管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原因至今还不清楚,但是展现在人民面前的事实告诉我们:将“人民健康”的目标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诠释。但是,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还需要持续漫长的过程和艰苦卓绝的奋斗,这种奋斗需要有强大的国力支撑,需要有优秀的国民参与,需要有稳定的社会基础,更需要有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坚强的医学防治能力去保证,缺一不可,少一不行。
(一)需要有强大的国力支撑。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经过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凝聚了强大的国力,我们具有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举国体制,中国共产党的威望、能力,在应对突发疫情时足以友邻、保国、安民、定心,治国平天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研究疫情,分析趋势,精准决策,以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和归宿,防控决策得到了人民的响应,打的正是一场有序的人民战争。
(二)需要稳定的社会基础,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去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就依法治国、依规治党作出了全面谋划。这次疫情防控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依法防控等作出了重大的部署,明确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切实推进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并且对具体依法防控提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的意见”,对防控疫情期间的社会稳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需要优秀的民族和人民。总书记指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一方面立足当前,科学精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另一方面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要坚持,该完善的要完善,该建立的要建立,该落实的要落实。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四)需要健全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第一,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第二,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要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工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第三,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第四,健全重大疾病保险和救助制度。建立全面医保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这次疫情防控中,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基础上,对医疗费个人负担部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补助,有些地方先收治、费用财政兜底等政策要及时总结,推动形成制度性成果。第五,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
(五)需要坚强的医学防治能力。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我们的医护队伍,他们不仅有精湛的医术,更有高尚的医德。武汉的李文亮、黄文军等30多名为抗疫英雄,为人民健康殉职献身;全国驰援武汉的钟南山、李兰娟、王辰等院士;截至3月2日,有42322名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义无反顾地逆行湖北。中国的医生、护士是最伟大的白衣天使。未来能够抗击疫情灾难、坚守人民健康信念的主力军,应当就是我们的医护人员。作为培养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接班人的医学院,深刻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同学们一定也有同样的感受。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健康是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是我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尽管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还需努力。这份事业崇高而又伟大,值得我们用毕生的付出去换取,让我们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