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7次行政周会校长建议与思考

作者: 来源: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时间:2020-05-10浏览次数:395

  本周工作建议:

  第一,扎实做好教学工作。目前,我校的在线教学和质量督导都在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已逐渐适应在线学习方式。在线教育不是过渡、不是疫情期的替代品,而是在未来将切实成为我们学校的重要教学形态。即使学生返校,在线教育仍然继续开展。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院校,我们的理论课可多用在线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线下课程更多用于实验、实践和实习课程,培养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扎实做好学生工作。近期,我们一定要扎实做好学生的毕业和就业工作。毕业与就业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生处、相关部门和各学院一定要紧密配合,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毕业和就业两项工作真正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对于因学业等原因而毕业困难的学生,我们要高度关注,积极疏导,努力做好相应工作。

  本周工作思考:不负使命迎挑战,谋事成事勇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关键要看实效,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进行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直至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我校从大专步入本科教育,从三校合并到融为一体。在“十四五”时期,我们能否继续深化改革,取得新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求真务实,在工作中求得实效。如何取得实效?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求真务实是我们的成事之道。

  建校五年来,我们就是在调查研究和求真务实的实干中成长,我们在排除万难的基础上积累了本科办学的初步经验。但俱往矣,这不是我们固步自封和坐井观天的借口,是否能在比较成熟的本科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并且做得更好,值得我们深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各部门及学院不应为做事而做事,而要为做成事而做事。做事是方法,做成事是目的,把方法当目的,则是舍本逐末。我们的工作一定要有目标,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结果。目标的实现是评价工作的重要指标,漫无目的只会浪费时间,浪费资源,浪费我们发展的重要机遇。

  在整个做事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两个现象:

  第一个,避免“怨天尤人”的心态。遇事就抱怨,不论是对个人生活,还是对工作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做事就抱怨,是挑战来临后归责于外的表现。当把压力、挑战、责任都归于外界,主观上就难免无心工作,也看不到发展的机会,最终难以让事情做成。抱怨不仅影响了本人的心境,也将反作用于所处的客观环境而影响周围人的积极性,结果不仅自己悲观,而且造成他人痛苦。最后,在负面情绪循环中蹉跎岁月,后感伤年华。

  有志者千方百计,畏难者千难万险。五年前,我们是否想到今天已有16个本科专业,且1/3进入一流本科引领专业或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五年后谁能想象我们又可能取得什么样的成效。这些成绩从来不是在叫苦叫累中从天恩赐,天上不会掉馅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幸福靠奋斗,兴邦靠实干。改革既要取势,又要取实,关键还是要真抓实干。

  第二,防止“尽力而为”成托词。在建校创业的过程中,有时听到尽力而为的表态,认为话不说尽有余地,事不做完有余路,心不用尽有余力,实际上成了逃避责任的借口,结果是停滞不前。千帆竞发、时不我待,我们要坚定信心,凝心聚力,在学校艰苦创业中,迎难而上;在学生的真切期待中,勇于担当;在市委市政府殷切嘱托中,奋发有为。要用尽全力,把事情做好;拼尽全力,培养人才;竭尽全力,无愧于新时代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时间属于奋进者。希望大家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不负韶华、埋头苦干、求真务实把学校办好。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