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15次行政周会校长建议与思考

作者: 来源: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时间:2020-07-05浏览次数:475

 每年的7月中旬将进入暑期阶段,这是一段难得的自我提升与发展的好时间,我们的科研推进、课程设计、学生就业、实习见习都应该在此时间认真思考、有序推进。首先要做好就业的最后冲刺,多跑企业、多听诉求要始终如一把学生就业工作作为我们的第一位责任、第一位的任务,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本周工作思考:


关注立教之本、关心兴教之源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学工作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但让学生们健康成长的真正关键在教师,大学的竞争力在教师,学术的影响力在教师,教学的引领力还在教师。一切的一切都必须依靠教师以及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教师是立教之本,教师是兴教之源。

第一、教师与学校共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今年我校吴衍老师在上海市青教赛取得一等奖,成绩来之不易!我们的教师能在全国优秀医学院林立的上海脱颖而出,且拿到一等奖,各种艰辛大家有目共睹。仅仅上海市青教赛一等奖的成绩不能说我们有大师,但是已经向有志于成为大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这是教师个人的突破,是教学团队的进步,也是教师与学校共成长的最好体现。

教书育人是师者天职,高级职称老师百分之百要上课,这是我们对学生的百分之百承诺。竞争性指标或许对老师们有难度,但是做好本分、做好教学工作是基本要求,唯一的难度就是是否用心育人。

第二、教师与教学共成长。教师是教学之本,也是兴教之源。教学大计,教师为本,怎么去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呢?人们都说我们要把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把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把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要关心好老师,关爱好老师,为教师提供成长环境,鼓励教师爱岗敬业、提高水平,教师的水平就是学校的水平。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呢?有三点建议:一是研习师道。我们要外塑形象走向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开讲座、树典型、办表彰都是我们常用的外塑形象的方式,但是关键还是要激发老师们的内生动力,有了内在动力才知道为何教,才主动探索如何教,才愿意提升教得更好二是精神成长。希望我们的学院、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务处以及其他各个相关部门能够一起联合起来,能够让我们的老师在精神层面上能够成长;精神的成长是灵魂,业务的成长是技能。德才兼备,师德优先。我们作为老师如何去发自内心地以崇高使命成长?建议能够将体验培训、导师讲座、助教引领和优秀教师传帮带等作为重要的成长方式。青年教师励志成长为未来名师,今天的历练格外重要。同时,通过课程展示、任务驱动帮助精神成长与业务提升。我们有一批几十年如一日讲课非常好的这些老师,我们的青年教师应该走进他们的课堂,再当一遍学生细细观察,看看优秀的前辈如何爱岗敬业、全心投入?他们为什么能够多年如一日完成了这么一个看似平常、但是实际上非凡的授业工作?这是我们身边的典型,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三是认知学生。过去认为,教师的成长大部分关注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升他的学科的知名度,这些都很重要,但是教师成长目的是为了学生。希望教师多关注学生,如果不能认知学生、不能了解学生、不能够与学生共同成长,再知名的教师,也只能是徒有虚名。教师以学生为本,只管自己在成长,却忘记了学生的成长,那么就是舍本逐末,忘记初心。有学生才会有教师,如果不去认知学生、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那么勉强称为研究者,而不是师者。学生好才是教师好的勋章,学生好才真正是学校好的标志。希望我们能够真正将这些工作认知到位,并且让我们每个老师都能够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光荣,教师的责任重大,认知学生是承担此项重大责任的第一步。相信我们的学校,还会出一大批像吴衍这样的老师,在为学生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斩获佳绩。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学校发展壮大,离不开教师们的辛勤工作。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我们一定要引导好我们的教师,爱岗敬业,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真正使我们的教师不仅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更作为一个崇高的事业。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这才是师者的成就与欣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