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杜娟
党史研究是新时期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贯彻与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更好地发挥党史的资政育人功能。9月24日,由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协作组和上海健康医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共党史研究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讨会”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召开。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等高校的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在大会致辞中,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书记郑沈芳指出,学习、研究党史既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使命和任务,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涵所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十分愿意参与其中并愿意为从事这方面教学研究的高校同仁提供服务,以期培养和造就一批爱党、护党、忠诚于党的思政教师队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指出,党史研究与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青年学术的必修课,党史学会要充分动员各个高校,发挥交流平台作用。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研究院(筹)书记、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宗爱东指出,当前上海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思政课教学改革是这一改革的核心内容,重申了思政课程改革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因此要大力发挥思政课的资政育人功能。
为更好地推进中共党史研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合,传承老一辈学者致力于这一融合的探索精神,会议专门邀请了首届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唐培吉和王世根分别作了主旨演讲,并受聘为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顾问。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大学教授忻平指出,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研究是建设新时期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是党执政兴国的历史血脉,要把“三种史”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去。
在专题研讨过程中,来自同济大学的丁晓强教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徐光寿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党史研究与高校思政课的关系、如何在高校中加强党史研究与教学、如何把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如何加强高校党史专题教育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培养、如何结合党史重大问题设计思政课教学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党史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础内容,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融入党史观教育,这也是贯彻中央关于高校思政工作精神的要求;高校必须按照中共党史的重大问题编写思政课教学教材,党史的研究与教学也必须通过高校思政课的平台才能实现资政育人的功能;必须加强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通过项目实施推进中共党史专题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融合,建设一支中共党史教育教学团队。
在会上,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史竞艳博士介绍了“走读上海”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参观考察上海30多个红色地标和基地,将上海党史资源有效的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曹月柱重点介绍了自2015年以来学院重点探索的三个项目,通过理论讲堂、主题实践、社会实践和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唐莲英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会议的召开受到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党史学会领导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两位首届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充分发扬了老一辈马列主义教师的高风亮节,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积极努力推进党史研究和教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会专家学者在研讨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从大思维、广视角、高水平的角度积极为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建言献策,促进高校思政课的深入改革。
原文地址:http://www.shekebao.com.cn/shekebao/n440/n448/u1ai12422.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