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销、奖助学金评选、出国访问审批……过去需要多部门流转、长时间等待的管理服务事项,如今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都能一次办理、一网通办,师生获得感满满。在这一转变的背后,是学校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找差距、抓落实,围绕全校师生需求拿出实招硬招,推动学校行政服务改革走深、走实、走细,真正从服务师生的角度出发,为师生办实事。
“一次办理”办到师生心坎里
过去在学校里办事,教师们每次办不同的事都需要跑不同的地方。有时候,即使到了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不在岗位、临时有事不在,这事就办不成。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上海健康医学院200事务大厅应运而生,校内“一网通办”革命性再造办事流程,结合智慧校园“E办事”系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提供集中式受理、并联式审批、协同化办理、智能化运行的一站式服务,教师进一个大厅,即可办所有的事,办事效率不断提升。如今,教师们无论办什么事,在200事务大厅就能实现一次办理。
目前,全国都在推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学校顺势而为推进校内“一网通办”,结合基于OA系统的“E办事”线上平台和200办事大厅线下平台,让越来越多的师生感受到容易办事,并不断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全力推进校内教师办理业增强线上审批功能,不断缩短办事流程。教师们在等候办事的过程中,整个休闲区域的也有舒适的沙发、座椅、还有书籍等,整个环境非常轻松温馨。此外,200事务大厅还引入了自助办理业务设备,目前教师可以自助办理校园一卡通,还设有财务自助投递机等等。
除了方便教师办事之外,学校人事处还制定相关政策,对于教师想要读在职博士的予以全力支持,减少工作量、报销60%的学费;对于新进教职工在买房收入证明、公租房、人才公寓等予以帮助。经过不断调整完善,教职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逐步上升,无微不至的贴心呵护流露出为教师服务的温度。
“绣花”细活儿对准师生痛点
“以前,教师因公出国(境)校内报批流程,需要填写申请表、审核表等,还需要跑经费管理部门、人事处、组织部等5个部门走流程。”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万广圣老师说,“以往这套流程走下来需要2-3周,现在不同部门的审核程序都在网上一目了然,我还能时时看到审核的进度。”万老师报批流程只用了1周时间,比以往缩短了三分之一的时间。
按照《2019年学校党政工作要点》提出的要求,今年200事务大厅要在“增加业务项目、优化服务流程”上做文章,自3月19日启动运行至今,已入驻教务处、财务处、国际交流处、资产与设备管理处、信息管理中心、党校办、科技处、人事处等8个部门,并相继对本部门工作进行了“增减改”,服务项目增加至38项,减少了25个办事环节。半年多来,共办理事项9800余次,月平均达到1400次。
加强值班人员业务培训、增加值班时段和岗位、新增服务项目、引入人工智能增加导向性咨询服务、编制最新的报销手册和问答、新版资产管理系统及时接入、完善学生奖助线上操作、开通学生出国交流等申请的线上办理……各入驻部门将持续围绕工作中新发现的师生办事难点、堵点,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聚焦关键破解难题,力求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为进一步方便师生、提升服务能力,学校财务处推进了校园统一支付平台,实现7*24小时不间断收费服务,此外还开通学校支付宝生活号、推进校园统一支付平台整体上线,并直联税务系统生成培训费等电子发票。对于校内学生学费、住宿费、补办饭卡费、各类考试报名费、各类医保缴款等所有费用和校外人员培训费等一门式缴费及查询功能。
“硬核”改造升级校园品质
“我们搞社团活动,或者做一些小组作业的时候,会为了找地方而困扰,但是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学校增加了很多公共空间。”一名大二学生表示。为了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校园生活品质,充实师生的精神世界,基建部门新建了约7000-8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对200人、400人报告厅进行了升级改造;健康沙龙咖吧全新亮相,成为师生会友休闲新场所;校园文化墙改头换面,各类场馆不断换上新装,为师生带来学习工作新体验。
此外,为了确保校园安全,后勤保卫部门引入“硬核”技术在校门出入口设置了人脸识别系统,让校园在更加智慧的同时,安全系数也更高。同时,学生宿舍区也安装了门禁系统,更加便于学生安全有序的进出宿舍。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控,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用心做安全饭,为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食堂引入了PAD设备检查后厨,取证到整改无缝连接。积极宣传健康、安全、营养的膳食理念,创“品味健康”为特色的健康美食品牌。
除了线上针对女教职工比较多的情况,学校工会设有11个妈咪小屋,其中五星级妈咪小屋带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消毒柜,极大满足了女教职工的生活休息所需。同时,学校还设计了妈咪小屋地图,让女教师一目了然。对于有困难的教职工,对于住院手术、大病补贴,直系家属都有慰问。工会还特别开展教职工茶座,听取教职工意见,做好纽带作用,对于来信来访做好归纳整理工作,服务质量好不好,由教职员工来评价。
搭建平台支撑学生全面发展
“我是今年新生,对专业还是有点陌生感,就比较想能多去医院或者社区卫生中心这些一线单位学习一下。”一位大一学生有着这样的期待。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如今的学生对于社会实践、创业培训、生涯规划等教育也有着多样的需求,为此,学校也着力搭建了各类平台来支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需求。譬如,实践育人平台即以丰富学生喜欢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重点,拓展校内外资源,合力构建组织规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科学化的全方位实践育人平台。而全过程生涯教育体系则建立和完善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多维度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巩固多元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借助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调研评价机构,积极开展调研跟踪管理。努力达到就业率不低于97.00%、不低于当年全市平均水平。
针对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培训需要,学校也分梯度开展了相关工作,以机制、课程、平台三大建设为主线,整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加强校内协同统筹,打造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平台、研究平台、实践平台和孵化平台,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圈。
而在校内生活方面,学校的举措更显温度。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医教结合”工作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加强人文关怀,促进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此外,学校本着“构建机制,规范管理,资助为先,育人为重,资助与育人并举”的资助工作理念,提升资助水平,实现精准资助,促进教育公平,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啃“硬骨头”再下硬功夫
据介绍,200事务大厅的建设和运营是学校行政服务改革的一项创新,不仅是管理的创新,更是理念的创新,半年多的运行成效显著。学校表示,接下来将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在“找差距、抓落实”上下功夫,在“转、化、出”三个字上再做深化。“转”就是要转变思想方式,立足以师生为中心的根本点,问计问需于师生,进一步简政放权,提升师生获得感。“化”就是要化为作风面貌,事务大厅和入驻的8个部门,要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振奋的面貌,推动自身、事务大厅乃至全校精气神的提升。“出”就是要推出计划总结,要全面总结今年的工作经验和不足,在师生犯愁的问题上出力气,拿出有效的破解方法,啃“硬骨头”。
学校将进一步推动学校行政服务改革走深、走实、走细。年末考核数据要实现网上信息抓取,避免重复填写;各部门要出台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制度和机制,掌握师生真正的需求;师生的办事需求要充分与“易办事”小程序进行匹配,用好信息化手段促进行政高效化;在各部门联勤联动、首问负责的基础上,要深化部门内的联勤联动、业务培训。事务大厅要牵头编制案例集、问答集,让新进师生了解办事流程,要牵头关心学生中心的建设和运行需求,解决学生难题,要制定事务大厅的评优评先激励机制,鼓励大厅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把初心变恒心、视使命如生命。上海健康医学院以师生获得感为切入口,强化使命担当,破局师生办事堵点、难点、痛点,深化学校行政服务改革,做到有广度、有效度、有温度。(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