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以“数智化赋能‘医健养险’高质量融合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健康装备与技术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健康管理国际论坛在上海开幕。
活动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健康管理装备与技术分会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共同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庄松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侯岩,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会长毛振宾等4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大会还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家与会,同国内专家共议智慧未来,开展务实合作。
中国长三角——巴尔干半岛生物医药国际技术转移协同创新中心在论坛上启动。中心将围绕生物医药领域的先进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科研成果孵化、高端人才培养,全方位地助力浦东乃至上海和全国的企业更好地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政产学研医用协同”、“跨学科跨专业协同”、“跨区域跨国界协同”,以需求为导向加速海内外生物医药领域优质创新成果转化,构建融通技术转移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医疗高端创新产业资源集聚。此举填补了我国与巴尔干半岛生物医药国际技术转移和跨境孵化合作的空白。
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吴韬倡议相关各方携手推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强对数智化赋能的依法监管,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他透露,上海健康医学院自2021年开始研究“健康链”照护体系(包括健康数据链、健康安全链、健康管理链),积极打造主动健康服务“上海模式”。
侯岩认为,数智化技术改变着健康领域的发展模式,要充分重视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满足人民群众从出生到老龄的健康需求,积极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提供更加全面和便捷的健康服务,打造更多创新化、智能化产品,适应主动健康、家庭健康的发展需要。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张娣芳介绍,目前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形成了从靶点发现、中试放大到成果应用的全环节创新链条,产业规模占全市四成,累计获批的一类新药占到全国的五分之一,创新医疗器械占全国十分之一,已经成为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链最完整、生态最优良、人才最集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论坛上,作为战略合作伙伴,人民卫生出版社与上海健康医学院举行了创新教材共建的启动仪式。双方将深入推进整合课程教材教学实践,助力医学生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在受邀做主旨演讲的4位嘉宾中,宁光介绍了瑞金医院在打造“全球影响、面向未来的亚洲一流示范性医院”过程中的具体实践,认为未来智慧医院将持续建设数字化新基座,打造健康管理全周期、服务衍生无边界的智能医疗系统。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于清明介绍了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情况,指出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截至2022年底,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超过3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577 亿元,形成一批协作配套、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但是目前还存在研发投入低创新力弱、高端市场技术壁垒高、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他呼吁加强临床需求和医工合作,加快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落地。
本次论坛设立了上海高校国际青年论坛暨上海健康医学院首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健康医学装备技术创新与监管科学论坛等分论坛。大会期间举办了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健康管理装备与技术分会换届大会暨第四届委员大会,成立了上海市医学装备协会医疗器械监管科学分会。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282613/712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