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3日,上海市红十字上海健康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迎来一位特殊的“大体老师”刘女士(应家属保密要求,在此不具实名)。她是一位罕见的“镜面人”,她以捐献角膜和遗体的实际行动诠释“大爱无疆”的精神。接受站站长、基础医学院本科教学团队负责人李志宏老师、解剖组胚教研室主任吕叶辉老师、实验中心主任李堃老师、自发前来的学生代表和捐献者家属一起为她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告别仪式。
老人的心愿
刘女士,享年77岁,性格开朗,思想豁达。年轻时就是一位敢闯敢拼的女士,前行新疆支援国家建设,为边疆地区的发展挥洒汗水,多年后落实政策返沪。生前,她得知自己是十分罕见的内脏全反位的“镜面人”后,多次主动向家人表达了身后将遗体捐献给医学院的想法,希望能够为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最后的贡献,实现身后的最大价值。特别是在她了解到自己患有严重的肝硬化后,她更加急切,嘱咐家人尽快帮她完成登记。
2024年3月21日刘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完成了遗体捐献及角膜捐献登记。2024年4月19日刘女士与世长辞,她将角膜捐给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眼库,把看世界的机会留给有需要的人,将遗体捐献给了上海健康医学院用于医学教育与研究,实现了她生前最后的心愿。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家人的支持
接受我校老师和临床医学院学生访谈时,刘女士的亲人说:“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无条件尊重并且支持她,是否保留骨灰或是否捐献角膜都由她自己决定,我们很钦佩她,也希望她的精神可以传递下去。”当谈及对医疗行业、医学教育和医学生的希望和期许时,他们表示不求回报,注重大爱精神的传承,希望医学事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受刘女士影响,她的多位亲友表达了遗体捐献的意愿,有的已经办理了登记。
庄严的告别
仪式开始前,3位老师认真整理大体老师的仪容,并将遗体安放至庄严肃穆的告别厅。告别仪式由吕叶辉老师主持,李志宏老师代表我校接受致辞,并率领学生代表向逝者鞠躬致敬,刘女士的亲人们在低回的哀乐中向她告别。
从此,刘女士成为了我校一位新的“大体老师”。
大体老师们秉持“用生命延续生命”的精神,为医学教育和科研舍身奉献,选择以捐献大体的方式遗爱人间,成为医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引路人。
他们的故事,是关于奉献的颂歌,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这必将激励医学生努力学习,提高专业技能,服务人民,回报社会。
撰稿:陈铭、张秋琪 (临床医学院兔博士)
摄影:胡峻桦、谢莎莎、孙心怡(临床医学院兔博士)、赵若雨
审校:李志宏(基础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