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医讯】中国医促委医学装备科技发展中心在沪成立 葛均波院士担任首届主任委员

发布者: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时间:2016-09-07浏览次数:625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G20讲话中提到: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释放更强增长动力。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


   目前我国医院大型高端医学装备均依赖进口,因为购买、维护费用昂贵,导致医院的检查费用居高不下,面对这一状况,国产医学装备改怎样抓住科技创新发展的牛鼻子?


   第一医学频道2016年9月6日电,全国医学装备论坛暨中国医促委医学装备科技发展中心成立大会于9月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科技促进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医促委)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共同主办。


   中国医促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树强首先宣布了中国医促委全国医学装备科技发展中心成员名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葛均波院士被选举为首届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坚被选举为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上海健康医学院副校长于莹被选举为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代表主办方向大会致辞。


       医学装备科技发展中心隶属中国医促委,该中心的成立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对国内医学装备领域的科技创新过程管理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扶持;促进国产医学装备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医疗机构多领域、多学科高度融合;推进医学装备的国产化、本土化进程的探索实践。


       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计生监督中心张汉湘巡视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工信部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中心郭源生总工、原科技部火炬中心马彦民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要参咨询部王凡主任、中国医促委王延锐副秘书长等部门相关领导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

       据了解,我国2015年医保支出近5万亿,其中医疗检查费用占40%左右,造成医疗检查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医院大型高端医疗设备、器械基本依赖进口,进口一台高端大型医疗设备往往要花费数千万元,购买、维护、运行成本高昂,加上使用年限的限制,造成了医疗检查费用居高不下的状况,加重了国家和患者的医疗负担,这一状况如果得不到解决,医疗检查费用昂贵的问题就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据悉,国家“十三五”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已明确将国产高性能医疗装备列为重点发展产业,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鼓励医疗器械研发、生产的国产化、本土化,以降低医疗器械设备的成本,加快向“健康中国”目标迈进的步伐,同时培育国产医疗器械品牌,参与世界竞争。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十三五”国家创新规划》,提出要加快推进我国从生物技术大国到生物技术强国的转变,提高生物技术的原创水平,力争在若干领域中取得集成性的突破。因此,实现高性能医疗设备器械的国产化、本土化的目标,不仅关系到人民福祉,也是我国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


(第一医学频道上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