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时报】上海健康医学院送上“健康”大礼—— 4000新生普及掌握急救技能

发布者: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时间:2016-09-23浏览次数:567

■本报记者 吴燕 浦东报道

  新学年伊始,上海健康医学院为新生送上了一份别样的“健康”大礼。配合上海新出台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该学院首次在入学教育中加入了初级现场急救技能培训,2016级所有新生将全员普及急救知识,并将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等基础急救技能。

  9月19日晚6点45分,上海健康医学院的南苑体育馆内灯火通明,30个“心肺复苏模拟人”被整齐摆放在泡沫垫子上,300位新生分成30个小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始系统学习心肺复苏的完整步骤和技能要点。

  “心肺复苏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部分……”现场,一位身着红色急救马甲的导师开始示范胸外按压,“注意!胳膊肘别打弯,光用手腕力量是不够的,要使用全身力量……”新生们围拢在一边全程进行了观摩学习,随后在导师的指导下以模块为单位轮流上场体验。约一个半小时后,所有新生接受了导师的现场测评。

  “这样的培训太实用了!”来自山东的荆晓宇同学,今年报考了上海健康医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医疗方向)专业。他坦言,之前只在电视中看到过现场急救,没想到学校一开学便安排了这样的培训,“学校给了我们新生一个大大的惊喜,希望掌握这一技能后能有机会帮助到他人。”

  此次负责培训的导师中既包括具备急救培训师资格证书的8名教师,还包括40名已获得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证书的在校学生,这些学生都是该校“健康急救协会”学生社团的骨干成员。“健康急救协会”的发起人、社长王承昕同学告诉记者,这些学生导师除了院前急救专业,也有部分来自口腔护理等其他专业。开学前,所有学生导师都接受了系统的评估测试,以确保新生的培训质量。

  上海健康医学院团委书记吕晓丽告诉记者,今年该校本专科共有3999名新生,从9月19日至本月底,所有新生将分5批陆续接受心肺复苏实训操作培训,通过导师演示,模拟人道具上实际操作,理解与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能以及使用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为心脏病突发的患者进行电除颤,帮助发生心室颤动的病人恢复心律。届时,考核合格者将获颁校红会培训证书,优秀者学校将优先推荐参加市红会组织的中级现场急救员培训。

  记者了解到,在心脏急救中有一个“黄金4分钟”的说法,心脏急救中最严重的情况是心脏骤停,如果不及时干预,将导致生命终止。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半数患者被救活,因此又称“黄金4分钟”。校方表示,之所以在新生入学时特别增加这一课,是希望他们能掌握一门自救互救的实用技能,一旦遇到有人突然晕倒需要帮助,可以施以援手。同时,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身为医学生身上的使命和责任,培养“健康人”的仁爱精神。

原文地址:http://www.pdtimes.com.cn/html/2016-09/23/content_3_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