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医疗器械学院进入24小时“战时”状态,用爱关怀,汇聚合力,全力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认真学习中央、教育部、上海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相关要求,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院成立防控工作小组,制订《医疗器械学院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和《医疗器械学院关于延期开学的工作预案》,对学院整体防控、学生管理、舆情监控、教学预案等具体工作做了明确安排;另一方面,学院党总支对在职84名教师2名兼课教师掌握实时动态,特别是10多位在外地教师,认真做好每日动态精准报告,希望他们保证安全,做好隔离措施,同时做好开学网络教学的准备。近期返沪教师配合社区居委做好自行隔离并上报学院隔离时间地点等详尽信息。
学院辅导员对学生信息做到精准排摸,时刻关注疫情中学生的健康状况。学院专兼职辅导员建立精细的网格化排摸体系,对学院2156名学生实现全面精准排摸,实时关注监测;重点关注“湖北或武汉籍、具有武汉亲友接触史、往返武汉旅行以及身体具有发热症状”等四类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到一对一、点对点的确认与关心,形成全院学生动态每日报告、留校学生状况每日报告、舆情信息每日报告机制,守好学生安全稳定底线;针对寒假14名因疫情无法实习兼职的留校学生,辅导员亲自到学生宿舍进行慰问,并给予临时困难补助,帮助留校学生做好实习和就业、疫情双重焦虑情绪疏导。
学院教学管理人员、专业主任、教学秘书积极做好网络授课、网络学习的各项准备,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基于“停课不停学”原则,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学院教师认真进行在线课程、理论授课、实践教学、虚拟教学等在线教学资源的筛选和梳理,详尽做好做实做细在线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多家新媒体报道学院师生抗击疫情行动
学院师生的责任担当不止于校内,他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针对疫情防控,在校党委于莹副书记的策划指导下,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在学院官微开设“新冠肺炎防控中的医疗器械科普”专栏进行科学防控宣传。有的师生主动到社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参加志愿者活动,学院学生党员陈昳皓参加上海静安区宝山路街道志愿者活动被《新民晚报》(2020-02-04)报道,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王悦程等2位同学参加上海火车站志愿者活动被“静安新青年”(2020-02-12)公众号报道,学院学生王宇磊参加河北正定县社区志愿者活动被“团在校园、上海学联”(2020-02-15)公众号报道。截止2月12日,据不完全统计,师生捐款5200元,捐博朗红外额式体温计1个、非接触温度计1个等医疗物资,在学院官微发布多篇文章进行科学防控宣传。
待到凛冬散去,必将春暖花开,到时我们繁花与共。医疗器械学院师生以“战斗员”的状态严阵以待,坚定信心,守好一方土,尽好一份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生党员主动投身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
医疗器械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的陈昳皓同学作为学院第三届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之前积极协助社区防疫工作的开展,随着防疫工作的进行,他的工作转变为静安团区委公众号“静安新青年”驻上海火车站宣传志愿者,主要负责在上海火车站拍摄新闻推送素材,攥写推送文案。
为了让新闻更真实地反映志愿者们的工作状态,陈昳皓不断往返于上海火车站4个到达出口、火车站志愿者后勤保障点和火车站志愿者数据录入点。一天下来,陈昳皓同学的步数在2万步以上。每天下岗脱下防护服的时候,他的羽绒服总是湿透的。
“作为当代医学院校的在读大学生,更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有义务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和义务。”陈昳皓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
当前,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2月10日,上海全市1.3万个居民住宅小区绝大部分已实行了“封闭式管理”,社区防控工作量巨大,社区干部与居民的直接接触增多,大部分工作是“问(登记、调查)、管(小区封闭、现场测温)、卡(阻止某些人员、车辆、物资的流动)”,学院学生党员陈仕艺就参加了静安区宝山路街道435弄居委会的社区管理志愿者活动,体现一名党员的责任担当。
2月14日,陈仕艺来到青云路605弄小区门口,负责管理居民的进出,具体工作是检测进入小区的人员体温是否异常、检查进入小区的人员是否有出入证、登记并为未取得出入证的居民发放出入证、将快递员及外卖员派送的物品统一放置、登记访客及外地返沪人员、禁止外来车辆进入小区、提醒居民佩戴口罩等,看似简单的工作却纷繁复杂,她的工作就像一位唠叨的母亲关心着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
虽然略感疲惫,但她讲到,“作为青年,我应当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作为党员,在疫情面前应当冲锋在战役的最前线,这些都是我的使命和义务。真正站到岗位上时却不会感到那么累,看着配合工作的居民,收到他们送来的慰问和礼品,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我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疫情面前全国人都在战‘疫’”。
学生积极参加医疗物资生产等志愿者活动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使人们惊惶失措,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他们不畏艰险、抗击病魔,夜以继日、无私奉献,这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鼓舞着18生物医学工程(专升本)班张顺杰同学,他一直想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当看到社保中心发出的志愿者招募公告后,他毫不犹豫地参加了志愿者活动。
张顺杰被安排到全区唯一的一家防护服生产公司——嘉柏利通做志愿者,主要是完成护目镜的组装。每天8:00-16:30一直重复组装护目镜,他的手常常因为需要用力扣紧而发出水泡,他默默的忍受着,因为他多做一个护目镜就有可能挽救一个生命。对于他所在的车间,每天的任务是3200多个护目镜,但是每天下午四点半过后,他和车间员工都会主动加班到八九点以便能多生产几百个。
张顺杰讲到,“车间大多数员工都是年三十、年初一就投入到这场战‘疫’,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必须与时代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我应该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的青春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一份力量”。
战疫情,在行动!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无数热血青年挺身而出,守护人民的健康和安全。医疗器械学院2017级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王宇磊同学,在假期中看到石家庄市正定县团委招募志愿者,她立即报名参加了正定县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天刚微亮,她穿上厚厚的棉衣,带上口罩和防护手套,穿过寂静的街道,早上6点准时到达工作地点。准备好消毒液、调试好测温计、摆好登记本……一切准备就绪,正式开始“守门员”的一天。天虽冷,心却定,她并未因天气影响而懈怠,一丝不苟的完成工作。
“叔叔,麻烦来这边测量一下体温,登记好信息。”
“您好,你是这个社区的吗?非本社区人员一律不许进入,谢谢您的配合。”
“现在尽量少出门,一次多买点菜。”
对每一个进出社区的人都进行详细的询问、测温和登记,严把进门和出门两道关卡,同时劝阻居民群众少出门。除了排查信息,她还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发放防疫明白纸和出入卡,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防疫宣传工作。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现在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疫情防控工作任务重,但工作人员有限,作为医学院的学生和一名共青团员,我有责任有义务站出来,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王宇磊同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使命担当,彰显了健康学子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面貌。
王悦珵,医疗器械学院入党积极分子,现任学院团总支副书记、学生会主席,曾作为志愿者服务过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疫情防控期间,他居住在浦东,但积极报名参与静安区团区委的上海火车站战“疫”志愿者活动。
作为机动志愿者,当车站大客流出现时,他必在一线出口处帮忙,穿戴着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品在寒风中矗站立长达数小时,宣传“入沪人员填写上海健康云app”,指引旅客,提示申报;当站内正常有序时,他就在后勤保障部门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整理各类物资,保障防疫服务的顺利进行。
他经常和身边的同学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青春只有一次;希望大家可以把最美好的时光变成最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志愿服务,为青春,一起来!”(医疗器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