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内,曹路、祝桥、新场,各有一家三甲医院开工,总投资超过20亿元。昨天,2016年浦东新区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透露,今年新区卫生计生事业将围绕一条主线,落实“两增两强”。
一条主线,即以改革促发展,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两增”,即增加总量、增强活力;“两强”,即强化监管服务、强化党的建设。
2016年在推进卫生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上,要重点保障东方医院改扩建,祝桥区域医疗中心、新场综合医疗卫生中心、第七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公利医院科教楼、浦东医院科教楼新建,以及浦南医院改扩建等项目的建设进度。落实金杨、花木、泥城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项目和迎博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修缮项目的开工建设。开展曹路阳光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第七人民医院改扩建、北蔡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以及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修缮等储备项目前期工作。此外,继续配合龙华医院浦东分院迁建和长征医院浦东新院项目实施。
新区还将通过推进大学附属医院建设,通过医、教、研、产的协调发展,使区属综合性医院的内涵建设及医院管理、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具体而言,即:加快推进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和周浦医院成为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医院,支持浦东医院在建成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的基础上创“三甲”医院,推动浦南医院筹建大学附属医院。
据悉,浦东“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规划编制已明确三大重点:一是卫生资源的布局配置要更趋于合理;二是重心要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移;三是要“补短板”,建设“四个中心”,即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口腔医学中心以及精神卫生中心。
其中,重心下移社区,已有两大抓手:一是建设心电、影像、B超区域辅助诊断中心,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切实推进浦东儿科医疗联合体建设,切实提升儿童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
此外,强化完善全科医生制度,打造高水平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一支合格的全科医生队伍。其中,中医特色成为浦东亮点。会议首次透露,将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新区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启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试点,进一步创新新区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工作内涵和服务模式。
据了解,浦东新区中医药产品研发与转化中心(浦东中医科创中心)已启动,今后将进一步推进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同时,还将在中医医疗产业、中医保健产业、健康产品研发、中医文化教育旅游产业等领域开展探索。
随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地,新区将努力营造氛围,争取做到家喻户晓;加强基层业务指导,确保新政平稳顺利实施。与此同时,结合中医优生优育指导等,提供多元创新、群众欢迎的孕前优生服务。
其次,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依法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尤存,副区长谢毓敏出席会议并讲话。
原文地址:http://oldjf.jfdaily.com/jfNews/detail.do?id=217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