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青春绽放,梦想启航。9月21日至23日,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迎新典礼暨新生专业教育在北苑400人报告厅隆重举行。迎新典礼按医疗产品管理专业、临床工程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分为四场次进行。每场典礼,医疗器械学院院领导、各专业行业专家、专业教研室教师及学院思政教研室辅导员等出席。典礼由辅导员刘一丹老师主持。
典礼第一项,全体师生起立奏唱国歌。典礼第二项,院领导进行致辞。胡兆燕院长向新生们表示特列欢迎,并着重介绍了学院院史、育人特色。医疗学院历来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胡院长与新生们分享学院发展取得一系列成果,并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最后以校训“厚德至善、健行康民”勉励新生们,希望新生们善于运用学校搭建的平台、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师生共同助力学院、学校的繁荣发展。
李晓欧书记在致辞中,对在疫情“大考“年挑灯夜读、奋斗通关顺利来到上海健康医学院医疗器械学院的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及祝贺,接着从“医械内核”、”应用底蕴”角度介绍了学院特色,从育人理念、师资力量角度强调了学院的软实力。希望小萌新们以医械人的精神为指引,不断产生学习的渴求、感受学习的阵痛、专注钻研、批判创新,与上健医同奋斗,共成长。
各场典礼重点环节为新生专业教育。医疗产品管理专业、临床工程技术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各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行业专家和优秀毕业生分别就专业和行业发展情况为新生们展开了详细的介绍和分享。
医疗产品管理专业主任蒋海洪老师以“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为题,给新生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专业介绍。从灵魂扣问开始,引导新生们反思自身的专业选择初心。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国家大背景下分析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引出医疗产品管理的专业使命,进一步为新生提供了未来四年内的学习规划及就业指导。他特别指出该专业具有“医疗器械产业全程育人模式”、“‘技术+法规’的复合型知识结构”及“行业特色极其鲜明”三大特色,开展了数十场云端论坛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机会。他以“位卑未敢忘忧国”鼓励莘莘学子牢记“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就是我们专业人的使命”,做一名集技术与理论于一身的优秀健康人。
凯联严鑫能副总经理以企业管理者的身份与新生面对面,从“行业前景”、“人才需求”、“就业方向”三大方面进行分享,人才目前已成为医疗器械飞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制约因素。在“人才荒”背景下,他鼓励新生们努力积累,不断锤炼,做好充实的准备迎接大好前程。他还从企业管理岗和监管部门两个部分为新生们详细介绍未来职业所需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临床工程技术专业主任陈正龙老师从培养目标、毕业去向、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这六个方面对临床工程技术专业进行了生动地介绍。该专业的学习既要具备临床医学基础,又要掌握工学实践技能。陈主任以临床工作师岗位职责——ECMO手术为例,清晰地呈现了一名临床工程师的角色职责和工作内容,提醒新生们学习时需要注重医工结合。该专业特色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拓展医学院实习基地、国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共建共享实验室、拓展海外实习基地等促进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的提升,另有与日本大阪高校的合作办学项目,亚洲临床工程论坛等平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严嘉伟高级工程师,为新生们介绍临床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在医院工作中,医生、护士、临床工程师三方需通力合作,共同围绕患者开展治疗。除设备维护使用外,临床工程师的工作更多是指导医生护士正确使用医疗器械,以保证医疗器械正常工作满足病患的治疗需求。严学长希望新生们善于利用学校先进的硬件设备进行实操实践,以便将来能快速融入工作。未来健康行业需要有终身学习的人才,他叮嘱新生们要虚心求学,扎实锤炼。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主任李萍老师进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她从国家战略、人才需求状况、高校人才培养情况等方面介绍专业背景,并一一辅以权威调研数据进行呈现。她重点从教育教学方面入手,为新生们讲解该专业大学期间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同时介绍了师资队伍、科研教学实验平台构架与资源、创新教育体系平台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教学育人举措,希望新生们能抓住大好时机,争做未来智能时代的领跑者。大数据专业教研室凌晨老师重点为新生们介绍了就业岗位-数据分析师、数据开发工程师、数据运营管理师等职位信息和就职条件,帮助新生们在入学之初就形象清晰地知悉专业就业岗位要求。
行业专家武科长作了大数据应用经验分享。他从对大数据的理解、大数据与新技术、大数据下的安全、大数据如何管理、数据专业学习建议等五个方面为同学们介绍了国家战略下的“大数据”议题。大数据既具备“5V”特征,又凸显“6S”特征,对新时代有着多方面影响。武科长的介绍使新生们对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的理解和认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研室青年骨干司博宇老师以“昨天”、“今天”、“明天”三个时间角度进行专业介绍。通过《无问东西》影视片段,让新生们思考该专业是什么、学什么、将来做什么。随后回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曲折的创立和发展史。回到今天,司老师展示了该专业的教师团队风采,办学条件,联合培养与游学项目等,使新生们对学院的学习环境和优势资源更加了如指掌。指向未来,他结合两届校友就业情况,介绍了该专业的毕业去向,同时向新生们提出了非常具体实用的学习生活建议。
行业专家董瑞升经理与新生们面对面分享国产高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他分享了国产设备发展史、进步与困境。我国高端医疗设备正在逐步实现国产替代进口,疫情期间,许多高端医械公司的工程师奔赴武汉一线医院支援了医疗器械的安装与维修。自主创新之路最为艰难,却注定走的长远。对未来加快实现高端医疗设备自主可控,以集团化格局迎接大健康产业升级发展,打造全智能化医疗健康生态。实现这些最急需的就是人才,他希望希望诸位同学能够 “把握学习交叉专业的优势”,不断历练成长,成为我国高端医械行业优质的储备力量。
同济医院临床工程师陈昳皓学长以“筑梦医械,不负韶华”为题,为新生们植入“每个人都可以大有所为”的成长信念。作为优秀毕业生校友,他漫谈了自己在校时的适应与成长故事。新生如何规划好自己的业余生活?“学生工作宜精不宜多”、“志愿服务是人生的必须”,他在科创竞赛、学生工作、志愿者服务等方面谈了个人的认识和经验,为新生们提供了有益指导。
典礼最后,四个专业新生代表张翔宇、侯嘉峰、王弈霏、黄滢斐同学分别代表新生发言,并带领本专业全体新生进行“五为四承”健康医械人的学风倡议宣誓。在崇高、庄严的学风倡议宣誓下,医疗器械学院迎新典礼暨新生专业教育圆满落幕!2020级医械小萌新们健康园时光已然开启,希望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传承上健医精神,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担负起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医疗器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