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符佳
拐杖是很多老年人的出行必备品,然而,一旦不慎脱手落地,老年人要颤颤巍巍捡起来可不容易。这样一个“生活难题”,被上海健康医学院“健行智扶”大学生创业团队破解。他们研发了一款会自动“起立扶正”的拐杖,首批200多根初代样品将免费投放到周边社区,造福老年群体。
大学生创业,怎么会想到“拐杖”这样的老年用品?“健行智扶”创业团队的中坚力量、上海健康医学院医技学院大二学生崔宗辉坦言,这是他的一个梦想。他的姥姥需要依靠拐杖出行,但每次拐杖脱手后,老人总是一边手扶身边桌椅,一边弯腰伸手去捡,摇摇欲坠的样子,让小崔看着特别揪心。孝顺的他大胆设想:“可不可以有一款倒下后能自动站立起来的拐杖呢?”
小崔带着他的梦想,组建了“健行智扶”学生团队,并找到了上海健康医学院创新学院院长杨智昉,路演了他们关于多功能拐杖的设想和创意。杨老师与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护理类专指委副主任委员、上健医副书记、副校长唐红梅教授,上健医创新学院副院长南德红共同担任指导老师,并邀请上海正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鸣加盟,校企合作一起帮助学生研发自动扶正式智能拐杖。
从文献查阅、研究专利开始起步,团队成员实地采访老人及其家属百余名,发现患帕金森、强直性脊柱炎以及脑卒中恢复期等老人尤其渴望有这样一款产品面世。他们除了上课,把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于设计、修改、组装、试用,每天睡眠不足五六个小时,有成员说:“睡觉都在想着拐杖怎么改进”。在一年时间里,他们先后推翻了21个设计构想,最终,团队选用了碳素材料,研发出了最合适的一款自动扶正式拐杖。
“和当前市面上的不倒翁拐杖不同,我们的这一款主要是有自动扶正功能。”崔宗辉介绍,装在拐杖底部边缘的感应器检测到拐杖倒地,感应器反馈信号会促使电机推动拐杖杆慢慢升起,使用者在杖杆直立后手提约10秒,底座也能恢复直立。
据悉,这一大学生创业项目已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及创意”挑战赛上海赛区特等奖。目前团队已申请了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第一代自动扶正样品已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试用,受到众多老人以及家属好评。目前团队正在组装第二代样品。
“我们计划将第一批量产拐杖200根捐赠给学校附属医院、康复医院、周边社区有需要的老人。”崔宗辉说,选择做这个项目,看重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驱动。未来如果这一拐杖大批量上市,团队将把收益投入到新一代自动扶正式智能拐杖的研究中去。
原文地址:http://www.pdtimes.com.cn/html/2021-07/13/content_1212_13632000.htm
实习编辑:王泠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