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新征程得以开启,前景光明,挑战严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既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更是吹响中国开启新征程的号角。回望历史,久经磨难的近代中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一个民族登高才能望远,思危才能居安,创新才能发展。现在的中国已不是昨日的中国,她不仅已经站起来、富起来,更要强起来。这个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又应如何自我定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它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矛盾就意味着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和新的应对举措。矛盾不容掩盖,也不容回避,因为这是一种全局性的变化、历史性的变化。一方面,它充分显示着我国已经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实现了总体上的小康。同时也有力地诠释着我国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都进入了世界前列,充分说明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牺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另一方面,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更加突出的问题,这就给我们党和国家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面对新的矛盾,我们每一个人又反思了吗?
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活的灵魂。这种新思想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的精神支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的精神动力。这种新思想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行动的指南,包涵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必须不断实现理论创新,从而展现出更强大和更有说服力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对于这种新思想我们是否又认同了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这个新的征程起点上,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的主心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才有希望,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这种伟大目标指引下,我们又是否准备好了呢?
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和领悟,以及自我的领悟和叩问,都以一种强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于我们的职业。作为高校的教师,作为青年大学生的心灵导师和引路人,我们必须秉承党的信念,怀揣伟大梦想,肩负伟大使命,用责任诠释担当。强化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加强他们的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其心,转化为他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激励他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让他们铭记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既是对青年大学生的期望,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更是我们为坚定地迎接未来挑战的一种庄严的承诺。我们必须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坚决反对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坚决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以充分的自信,以强大的前进定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留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