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激励引导学院党员感悟思想伟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近期医疗器械学院党总支组织师生通过网络和电视收看“初心讲堂”第六讲《巾帼的黎明——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并开展了交流分享活动。
实训教工党支部商怀超分享到,一批觉醒女性挣脱封建礼教束缚,来到平民女校半工半读,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通过劳动来贴补学习费用,她们初步受到马列主义的熏陶,开始走上革命的征途;而今天,我们重回平民女校,实地感受这个地方留下的历史脉搏,重温党史知识、静心地感受在这个教室中曾经激荡的追求独立、追求自由、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励自己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时代妇女形象。陶行知曾说过,教育为公已达天下为公。只有教育走近群众,中国才能有更好的未来。今天,我们仍能从这里深刻感悟这群新时代女性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的巾帼风采,在任何时候,女性的力量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都应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努力进取,在真理和自由的探求之路上不断前行。
学生第一党支部马诗语分享到,通过观看党课第六讲《巾帼的黎明——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我认识了这个为女子解放而办的第一个学校,虽狭小而简陋,却对我国女性实现跨时代的进步、实现人格解放和自由产生了重要的意义,这所学校是女性追求独立、自由和真理的起点。那时的女性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她们即使半工半读,遭受封建礼数的束缚,还要坚持追求真理和自由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正如党课中,杨秀丽老师所说,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觉醒”和“抗争”这两个新时代女性的标志。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她们不随波逐流,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同时,也在同命运抗争,努力摆脱男性附庸的角色。这也让我懂得,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努力进取。
医临教工党支部刘杨分享到,通过学习及后续资料的查询了解到,平民女校旧址如今位于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平民女校成立于1922年2月,学校实行半工半读,旨在“养成妇运人才,开展妇运工作”,陈独秀、李达、陈望道、沈雁冰等都曾在此任课任教,这里也培养了丁玲、王一知、钱希钧、王剑虹等女性人才,尽管这所学校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但它在党的工运史、妇运史和教育史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学习了前人的办学教学的经历后,深深感受到肩上责任重大,在新时代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在自身的学科领域里深耕钻研,为祖国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贡献出我们应有的作用,将自身价值实现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在现时代创造新辉煌。
学生第二支部于露露分享到,通过“初心讲堂”第六讲《巾帼的黎明——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平民女校》,我了解到女校的建立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史上的一次伟大尝试,一批妇女运动的中坚和骨干在这里学习,从这里出发,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今天的主讲人是长篇纪实作品《巾帼的黎明》中共首所平民女校始末的作者杨绣丽老师,她说平民女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这个女校的宗旨是有平民精神的女子养成所,希望能走到平民生活当中去,能够了解当时社会的状况,能够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心是在一起的。平民女校是追求独立,自由和真理的一个起点,像一道红色的刻度,永远标记在那里。最后还有沉浸式情景再现当时的女校,让我对这个平民女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诸多的女性故事中也感受颇多。
生医教工党支部陈永强分享到,这次讲座生动讲述了在革命前期,生动地“纪实”和揭示了中国妇女运动起源阶段的这一特点,在此意义上,这次讲座不仅是革命文化的宣传读物,也很有学术价值、理论价值。这次我更加清楚了党史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学习党史在于勇于自我革新、突破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需要时刻学习先进理论,注重当代大学生学情状况,因地制宜,做好课程思政工作,为祖国健康教育事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信息教工党支部罗永刚分享到,平民女校区别于其他女子学校,真正首次做到了为平民女子办校治学,关注女性群体的精神养成。虽然近代西方思潮早已在上海传播开来,且近代中国的工业也最先在上海发展起来,但旧社会女子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觉悟不高,因而平民女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们应该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中汲取力量,努力进取,在探求之路上不断前行。(医疗器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