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春季学期对眼视光技术教研室来说注定不平凡。根据学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学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眼视光技术专业全体教师自3月14日正式线上开课以来,教研室共有13门课程开设了在线教学,此外还开设了公选课《眼病与眼保健》、在线毕业实习等课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教研室全体老师以坚定的抗疫信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科学、有序地开展线上教学。在配合防疫工作的同时,“停课不停教”,确保正常平稳的教学秩序。
校内外教师共同助力线上教学
眼视光技术教研室有承担的课程多、外聘教师多的特点。能否保证学生正常按照教学进度完成线上学习?如何保证学习的质量?如何提高学生网上学习的兴趣等成为首先关注的重点。转入在线教学之初,教研室即召集校外兼职教师召开了视频会议。结合教研室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鉴于临床的教师们大多有疫情防控的任务,教研室在每门课程都安排了校内的负责老师,无论理论还是实验授课,均保证有校内、外两位教师,校内教师作为学生与外聘教师之间的桥梁,进行学习任务的布置、作业的批阅、答疑等。教研室每位老师均建立微信群沟通,做到及时反馈学生信息,解答学生的疑问。
多管齐下提高网上课堂质量
自3月14日,眼视光技术教研室网上课堂拉开帷幕,教研室全体教师早早做好准备,迎接“新课堂”。学生通过观看学习通的教师教学视频、腾讯会议直播和微信平台的互动平稳地完成学习任务。关于在线学习,学生们也表达了他们的看法,他们一致认为:老师们能够积极收取同学们反馈的意见,在智能化、科技化的教学中,有更多的资源学习,网上交流也更加主动。
课程思政传播“传能量”
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组织在线课堂教学,合理安排授课、互动、答疑,在线上充分调动好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老师们积极参与属地街道和居委的各类志愿服务工作,传递正能量,温暖身边人。老师们在授课过程中巧妙运用这些身边素材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譬如周静老师在讲接触镜时,采用了陆俊杰老师身穿防护服的照片,让同学们找不同,该照中陆老师因防护服镜片起雾,只能改戴隐形眼镜,以此作为契入点阐述接触镜的临床运用。这些事迹感人、催人奋进,润物细无声,对学生而言,既是一次印象深刻的专业课学习,更是接受了关注国情、传递正能量的教育。
面对疫情,眼视光教研室全体老师不忘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集思广益、努力付出,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医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