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健康医学院

祝贺!上海健康医学院创新学院入选上海市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作者: 来源:基础医学院发布时间:2022-09-22浏览次数:1040




近日,上海市教委印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市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名单的通知》(沪教委高〔2022〕34号),经过高校自主申报、上海市教委组织开展了评审工作,上海健康医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入选上海市级创新创业学院(以下简称“双创学院)。本次共认定10所本科高校、2所专科院校为市级双创学院建设单位,2所专科院校为市级双创学院培育单位。

作为具有鲜明特色应用型医学高校,上海健康医学院有着强烈创新创业基因,全面落实国办36号、35号文件要求,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加强顶层设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探索应用型医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在双创人才培养及相关竞赛中取得丰硕成果。

作为全国首家以“健康”命名的医学院校,始终将“健康中国”“健康上海”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2015年起,学校就持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并积极探索构建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经教育思想大讨论,全校上下达成了以“人民健康”为使命,用创新创业教育撬动教育改革的共识,并印发了《上海健康医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经过实践和探索,学校构建了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应用技术型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激发全校师生创新创业活力,为培养“健康中国”、“健康上海”急需的具有健全人格与心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及医学相关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队伍做出积极贡献。

在学校的顶层优化设计下,在优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体系和协同育人机制、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的创新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的支持下,全校师生怀着空前的热情积极投入到创新创业工作中来,2019年,创新学院应运而生。

创新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建创新学院。探索与上海市科创中心共建创新学院,统筹负责全校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技能大赛。创新学院与科创中心下属上海衍禧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合作协议,为优秀创新创业产品提供创新转化孵化、服务咨询和天使投资。

进行制度创新,挖掘教师创新创业潜力。制定《大学生学科竞赛组织与实施管理办法》,所有竞赛项目均进行校级教改立项,实行具体项目负责人制,给予项目负责人充足的经费和一定权利,极大激发了教师的创新创业热情,教师主动申请组织承办的竞赛从2017年19项增加到2021年70项左右。鼓励二级学院组织教师承办大赛,纳入学校年终绩效考核。

构建针对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职业情怀、团队意识、沟通及组织能力为目标,开设创新思维训练等90门创新创业教育线上线下课程。其中,重点将学校立项竞赛按照选修课进行打造,激活了教师指导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科学合理减少理论学时,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比平均达47.05%,为学生创新教育打牢专业基础。

嘉年华展示和以学院为单位全覆盖培训师生。连续举办五届实践教育嘉年华,每届30项左右互动项目,近100项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吸引3000多师生。2021年,组织学生申报校级大创项目678项,其中市级174项,国家级98项,位列上海高校第8。2021年,组织1504个项目,累计6499人次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2022年,组织 1580个项目,累计7200人次学生参加“互联网+”大赛项目数连续三年上海高校前3。

在嘉年华活动基础上,邀请“互联网+”国赛评委等专业团队,每个学院一场,专题解读“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行动。地毯式培训师生,开阔了学校教师指导创新创业思路,激发了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热情。

以项目为单位一对一指导团队,在地毯式培训师生基础上,开展“精准指导”,一对一、一对多指导重点项目和团队。

经过不断的努力,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1)教师开展理论研究积极性高,人均指导学生项目1.18项

学校专业教师、行政人员等积极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先后以医学、创新、实践、专业、课程、竞赛等为关键词,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管理》等期刊公开发表创新创业论文34篇。以“理实融合”为关键词公开发表文章5篇。在2017、2018年沉淀、摸索的基础上,2022年指导学生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均超过1000项,教职工人均指导学生项目1.18项。5位教师获得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导师称号。

(2)学校竞赛质量数量齐飞跃,学生创新创业参与率100%

学生紧跟时代脉搏,聚焦探索智能医疗、智能健康和养老、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积极研发健康管理可穿戴设备和家庭智能健康检测监测设备,加强老年人产品智能化和智能产品适老化等,为上海2025年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赋能。2019至2022年,学生先后以智能、健康、APP、康复、设计、医学、新型、技术、检测等为主题词,共申报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36项,国家级279项。

此外,学校2019-2022年连续四年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优秀组织奖,学生报名数量保持在1000项以上,连续三年位居上海高校前三。2021年,在全国影响力最大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决赛中,健康学子斩获3金,8银,22铜。学校奖牌数量位居上海高校第1名,金奖数量位列上海本科高校第7名。2019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金奖、银奖。在第41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决赛中荣获一金一铜,并得到陈群副市长接见和肯定。实现质量、数量双飞跃。

学校还积极承办上海市教委立项支持学科大赛:上海国际护理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上海赛区等。学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成倍增加,学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从2019年的8篇,2021年增至98篇。近三年,学生累计申请各类专利76项,其中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专利32项。

成就属于过去,奋斗成就未来。今后,上海健康医学院创新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坚持“教育、实践、孵化”相结合, 确立符合科学规律、 阶段特征的创新创业教育规划,推进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使每一位学生成为活跃的细胞单元,激发全校创业创新活力。坚持“面上覆盖”和“点上突破”相结合,面向全体同学,培养终身受用的创新精神、创造理念和创业意识;面向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同学,培养成为企业初创者和未来企业家。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激活学校科技、人才和资源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在应用医学方面提供重要支撑。坚持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构建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创业研究体系,更好地推动上海健康医学院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创新学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