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故事关键词:为学育人宣讲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做优秀思政人,以信仰之光照亮学生前行之路”。从教20多年来,曹月柱始终坚守思政课教学的一线,秉持“不忘初心,倾心育人”的理念,用心上好每一堂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努力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题记
曹月柱,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长期从事思政课教学与研究,先后获得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校长奖”提名奖、校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他深耕课堂,为学不懈:认真准备好每一堂课,结合医院校特色推进教学改革,创设了“三微一例”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前微演讲、小组微讨论、专题微宣讲和案例教学融一体的课堂教学,极大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坐班答疑和晚自习辅导与学生一起开展课堂学习专题讨论,不断增强理论学习的深度,学生从被动参与讨论,到自主选题研究。他引导学生用心悟,发挥好第二课堂、社会大课堂的作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动起来,引导学生在走读中感悟时代脉搏和真理的力量,“大手牵小手”的朋辈教育、“先锋人物”进课堂、“走读上海”社会实践,一个又一个带领学生用心悟的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他带领教研室老师一起探索“走读上海”的社会实践,带领同学通过阅读、走访、参观等方式全面感悟上海的“红”与“美”,并获得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他善于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先后形成了10多篇教研成果,并获得上海市育才奖。
他精建课程,创新不断:2015年起他担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从无到有建设这门本科阶段的重要课程,先后开展了教学案例编写、“走读上海”实践教学探索,课程建设扎实起步。2017年起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分管教学科研工作,从学院的层面开始整体规划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构建“4+1+X”的课程体系的设想,目前已拓展为“5+1+1+X”的课程体系,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思政课程群建设日渐丰富,为课程育人打下坚实基础,并先后主持完成了上海市中国系列课程、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项目及参与上海市思政课实践教学示范项目,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特别是人民健康课已建成了在线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人民健康公开课登上了学习强国,光明网、中新网、文汇报等媒体纷纷报道课程建设情况,兄弟院校来校学习课程建设经验,课程影响力不断扩大。
他倾心宣讲,育人不怠: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站好三尺讲台,还要认真做好理论学习与理论宣讲,他一直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并在教学工作中倾心宣讲,让信仰之光照亮学生的前行之路,自2018年起他被聘为上海教卫系统理论宣讲团成员。一直从事党史党建研究的他,在繁重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没有放弃研究,贴近理论宣讲的要求,围绕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开展研究,先后在各类杂志上发表了20多篇相关论文,为宣讲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他一直是学校理论宣讲团成员,在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各学院的政治学习、学生社团的理论学习、毕业生党员的培训等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精心开展每一场理论宣讲,彰显理论育人的力量。在大上海保卫战中,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接到学校组织部任务,给北苑临时党支部和2022毕业党员上党课的特殊任务。
他带领团队奋斗不止:他作为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团队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学校思政育人团队负责人,率先垂范,强化团队建设,依托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团队项目开展党史研究与教学团队建设,先后形成了10多篇研究成果,开设两门选修课,建设思政课开展“百年党史”教学团队;全力做好思政育人团队建设,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团队,多次获得团队考核优秀,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素养提升计划,推进“名师导教”和“名编助研”的“双名助推”工程,助力教师成长,团队先后有两名教师获得上海市青教赛“二等奖”、三名教师获得上海市思政课教学大比武“二等奖”,并有四位教师考入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团队建设成效非凡。近年来,他先后指导带教了3名青年教师,并对口指导海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1名,他们均已成长为学院中坚力量。
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永无止境。2022年,他领衔申报的学校首批高层次人才团队建设获得立项,必将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持续奋斗,勇毅前行。
曹月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