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未来:听唐红梅副校长讲全科医学与人民健康

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布时间:2019-04-04浏览次数:16

        44日下午,在南苑W100沉浸式教室唐红梅副校长给18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18级康复治疗专业、18级康复物理治疗专业的180多位同学带来了“全科医学发展与人民健康”的精彩专题教学,从全科医学历史、发展与未来三个方面六个部分,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授课。

    全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又称家庭医学(Family Medicine), 诞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1993年成立的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标志着我国全科医学学科的诞生。唐校长从全科医学史讲起,重点解读三个“什么是”,向同学们介绍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和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对全科医学的理解,要求同学们作为健康医学院的学生一定要树立现代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的“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准确理解“六位一体”的全科医疗服务模式。特别是2009年以来,全科医疗政策不断完善与发展,先后提出了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家族医生制度、建立医疗服务链和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直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全科医学的发展成为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方面。在对我国全科医学政策发展的讲解过程中,唐校长与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专业的同学一起分析了中国人的健康数据,并与学生就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数据等方面进行互动,鼓励同学们要认清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意义和医学生的责任使命。

  全科医疗服务与我们所学的专业有什么关连呢?唐校长将话题转向全科医疗服务团队,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基层卫生服务。全科医疗服务团队应该由家庭医生、社区护士、康复治疗师、公共卫生医师、中医医师。有条件的地区可吸收药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社(义)工等加入团队。特别是随着上海分级诊疗、社区健康管理、上海“健康云”平台建设等举措的推进,上海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全科医疗服务团队和智慧医疗方面不断发展与完善。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全科医疗服务团队,唐校长与来自宝山区的同学就家庭医生签约情况进行了互动交流,比较生活化的向同学们讲述了全科医疗服务团队。

  全科医疗服务团队、健康云、智慧医疗将会怎样打造我们未来的基层卫生服务呢?唐校长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以“老张一家人”为典型案例,结合“健康云”平台,从家庭医生签约、健康处方、健康档案数据、健康服务、健康指导、预防免疫等方面详细地讲解了未来基层卫生服务的样态,特别是我们新开设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未来大有作为,康复治疗更是不可或缺的。今后的基层卫生服务应该“让数据多走路,让市民少跑腿”,打造“医防融合、全专结合、全程管理、全民健康”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未来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一环是人才的培养。唐校长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向同学们介绍了全科人才的培养,特别介绍了社区康复治疗师、健康数据工程师的培养,希望同学们早日成长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的服务于未来基层卫生事业的人才。

最后,唐校长以镌刻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来结束教学,希望同学们能用精湛的医术去“治愈”,用预防的理念去“帮助”,用医患共情去“安慰”。牢记医学是面向人而生的,是为了呵护人的健康、解除人的病痛而生的。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