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上海新闻5月25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25日获悉,在上海健康医学院成立8周年之际,《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主题展馆开馆。

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书记郭永瑾指出:“如何用好用活校本红色教育资源,推动主题教育持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上海健康医学院充分发挥在教育和卫生领域优势,聚焦人民健康嘱托,实实在在绘就‘实景画’,持续打造‘馆、展、剧’健康新叙事实践。《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主题展馆开馆,是学校重温建校初心,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专题活动,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名片和思政教育的载体。以学铸魂,作为学校积极搭建的‘大资源’平台之一,为建好‘大思政课’、完善学校‘大思政’育人格局、推动主题教育入脑入心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主题展馆加上以扎根上海乡村的“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为原型打造的原创舞台大师剧《飞扬的蒲公英》将由师生续演等,在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形成一种长效的、沉浸体验与文化观照相融合的学习体验。

上海健康医学院校长吴韬表示:“赤脚医生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中国农村卫生的三大法宝之一。让‘赤脚医生精神’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对构建新时代农村卫生工作新格局和振兴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王桂珍老人多次走进上海健康医学院,给健康医学院的师生们传承‘为人民服务’精神,激励大家做全民健康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做一辈子百姓健康的‘守门人’。我们希望更多人了解这段从新中国到新时代基层医生的历史,接好前辈的接力棒。我们应深度挖掘赤脚医生精神,看清楚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我们农村卫生为什么能够成功,为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中的农村卫生事业取得更大胜利而不懈努力。”
“信念凝聚,薪火相传。近年来,上海健康医学院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和‘健康上海’行动,立足人才培养,为上海基层卫生培养乡村医生共计1947人,分布在本市9个区的117个社区服务中心和223个卫生站点,近两千名‘新乡医’全部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没有流失。”谈及学校培养的“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健康“守门人”时,吴韬颇感自豪。
郭永瑾在学习交流中强调,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新的样态。围绕思政课关键课程、课程思政关键环节、日常思政关键阵地把握学生学好,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理论宣讲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做好立德树人大文章,关键在教师。通过理论铸魂、课堂育德、典型塑造和规矩立德,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任教师、其他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素养和整体合力。
她要求积极搭建“大资源”平台:要深入挖掘校史、校训、校歌、校友中的红色医学史核心元素,用党领导医务人员创建的伟大成就和师生身边的人和故事育人,广泛开展校史校情教育。要依托今天开馆的《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和已有的平台开办专题展览和高峰论坛,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活动。要用好本市、本区红色资源,通过与附属单位、共建单位、周边社区等横向联动、联建联学,扩大思政工作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郭永瑾表示,要利用好“大思政课”建设改革的契机,积极融入改革试验区,调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方式,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形成全校上下共同参与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取得更大实效。
原文地址;http://www.sh.chinanews.com.cn/yljk/2023-05-25/1120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