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有不少项目首次对标“新职业”,将职业准入标准与大赛选拔标准相统一,“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就是其中之一。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上海健康医学院学生曾小桉脱颖而出收获这一项目的金牌。今天的“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走近她。
全英文和患者沟通,标准化的护理动作,曾小桉正在和同伴模拟家庭照护的实际场景。
而在全国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的比赛中,曾小桉需要完成医院、家庭、日间、长期照护4个模块6个案例病人的照护。每个案例长达75分钟的比拼,考验的不仅是健康照护的基本功,还有事无巨细的观察力。
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金牌获得者,上海健康医学院学生曾小桉:以病人为中心,时刻考虑到病人的感受,包括关注到病人每一个表情的变化,包括在换药的时候,他可能并没有说出来痛,但他可能皱皱眉,这些都是需要去关注到的。
日常照护,会出现各种状况,比赛中同样如此。曾小桉就遇到了病人需要临时送医的“突发事件”。
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金牌获得者,上海健康医学院学生曾小桉:当时我拿到的那个单子上面其实是没有写病人的地址的,那对于我去拨打急救电话其实是有一点慌,我就说我们现在是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说了当时我们所处的那个地址,主要还是考验选手当场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全方位的照护能力,离不开一次次实践的经验积累。健康医学院在校外开设了“第二课堂”,曾小桉目前就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担当实习护士。
不仅于此,比赛里的新要求,行业里的新变化,也都会成为课堂上的“新教材”。
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临床护理教研室主任徐淑芹:在比赛中也好,在行业中也好,我们见到的或者引进来的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我们会引入课堂,包括对我们实训中心进行一个信息化的提升、建设等等。
作为一门新职业,健康照护师已经正式纳入我国职业分类大典。而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预计未来五年健康照护师人才需求总量将超过500万。
这既是对院校提出了更高的专业建设要求,也意味着像曾小桉一样的技能人才将有更多的施展平台。
上海健康医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院长朱爱勇:健康照护师这个职业面向的医院、居家、社区和机构(全场景),她面临的全周期生老病死,她的服务就是全方位的,作为我们应用型的院校来讲,那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的照护人才。
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金牌获得者,上海健康医学院学生曾小桉:对于我们来说的话,继续潜心打磨自己的技能,去帮助整个行业或者整个社会去向前推动发展。
视频链接:http://topic.setv.sh.cn/setv_news/20231016/wx_index.html?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