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是了解社会的绝佳机会;是开拓视野的优质工具;是增长才干的现实锻炼;是给生活在象牙塔中的我们发现自身价值的透视镜。在这个火热的七月,健康学子们热情不减,活力四射地奔走在各个实践活动的“战线”上!
康复学院——对骨科术后康复状况的调研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康复学院项目团队开展调研。他们团队自7月16日起,以“对骨科术后康复状况的调研”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来到各大医院,对患者及医护人员进行了走访及调研,同时团队成员为参与调研的患者及医护人员送上了有利于患者康复的弹力带、按摩球以及抵挡夏日酷暑的冰敷贴、驱蚊贴等礼品。
项目团队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方医院、上体骨伤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等,通过对各个年龄段、各个地域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沟通,以便直观地了解到骨科术后康复在大众中的普及程度及市场需求。问卷调研和医护人员为队员们之后的骨科术后康复软件的设计制作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使队员们找到了康复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让他们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实践活动加深了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消化,为团队骨科术后康复APP的研发设计夯实了基础。
医学技术学院——“以医暖心,走进乡村”团队
2019年7月15日,由18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一班的十名同学组成的医暖心团队来到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镇红光村,开始为期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项目团队与当地村委会、自闭儿童所在机构等地开展联系。
通过拜访当地居委会领导、走访当地卫生所、营养大讲堂、医学诗歌朗诵等环节,团队成员了解到村民们的健康状况。在“营养知多少”、“一起来看营养成分表”以及“营养误区大讲堂”活动,队员们与小朋友进行互动问答,加深他们对营养的认知。
经过两天的活动,医暖心团队与居民的关系更加密切,随后的手工书签活动、膳食搭配、健康操、营养茶道和陪伴自闭症儿童活动更是是收获满满。一张小小的彩纸;一杯精心泡制的茶水;走进自闭症儿童的世界,团队成员用心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此次“三下乡”,医暖心团队用自己在校所学的科学生活观念在广大农村传播,以卫生下乡为主题,促进农村卫生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这场由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活动,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当下与未来为大学生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很好的榜样示范。
医学技术学院——“建行崇明”团队
7月13日至7月24日,18级医学检验一班社会实践小组成员与崇明堡镇老年人体检和调查小组一同完成此期间老年人体质监测以及生活习惯、蒙特利量表等活动内容。
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布局,本次社会实践主要基于崇明地区65岁老人慢性疾病调查,项目团队与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前期已经收集了近千例人群标本。
实践活动分为崇明堡镇老人体检以及问卷调查和校内实验室崇明老人体检血液样本分离实验。主要进行的检查项目有临床查体(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心率、动脉硬化指标、跟骨骨密度、体成分)、身体活动能力(握力、开眼单腿站立时间、4米步行速度、3米往返步行速度)等。
此次崇明区堡镇老人体检项目其中抽血的样本需要处理后需要留样检测并保存两年。在指导老师李延飞老师和崇明区老年人体质检测的负责人段宝玉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团队成员于六月份开始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新南苑五号楼实验室完成了崇明区五月至七月期间两千多例老年人体检抽取血样分离。
在此次的活动中,团队成员不仅认清了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式,还通过专业课知识的应用加深了对本专业的认知。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衷心希望学子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也要为老人的身心健康出一份力,为社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校团委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