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时报】“我体会到了医学生的神圣感”

作者: 来源:发布时间:2016-03-30浏览次数:820

 

王承昕在半程马拉松赛现场。

40秒,对于普通人而言转瞬即逝、微不足道,但对于一个心脏骤停的病患来说,却意味着生死之别。日前,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院前急救方向的大一学生王承昕,及时把握住了这宝贵的40秒,与其他两位志愿者一起协作,成功将跑友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本报记者 吴燕 浦东报道

3月20日上午,“咕咪善跑杯”半程马拉松赛在松江举行。10:10,急救志愿者王承昕正在骑行机动岗执勤,手中的对讲机突然传来紧张的呼救:“有参赛者晕倒了!”没来得及多想,王承昕几乎是以冲刺的速度在40秒内骑车赶到了现场。

“我看到一位身着黄色短袖运动服的男士晕倒在地,两眼瞪得特别大,看上去有一点瘆人,经判断是心脏骤停,情况十分紧急!”王承昕说,在他赶到之前,已有两位志愿者为病患打开了气道,并对身体体征进行了检查。他马上用随身携带的自动除颤仪为病患除颤,另两位志愿者则负责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约三四分钟后,患者恢复了意识,逐渐清醒了过来。王承昕又陪其前往松江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直到确认患者无大碍后,方才离开。

后来,王承昕了解到,这位心脏骤停的跑友姓代,今年36岁,是一名工程师。3月22日,他和几位志愿者又专程从浦东赶往松江探望了代先生。“那天,代先生握着我的手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你,我可能就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了’。”王承昕说,这次大赛并不是他第一次做急救志愿者,但却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份特殊志愿工作的分量,以及做一名医学生的神圣使命。

2015年9月,王承昕顺利考入了上海健康医学院的院前急救专业,又考出了美国心脏协会HS(HeartSaver)证书以及中国红十字协会的中级救护员证书,并开始在各项赛事中担任急救志愿者。“之前我也曾遇到过比较轻的擦伤扭伤需要作急救处理,心脏骤停这样的紧急情况还是第一次遇到。”王承昕说,大学报考急救专业是出于自己对运动的热爱。毕业于上海市杨思高级中学的他,高一时就参加了上海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高三时开始接触铁人三项。在参赛的过程中,他还接触到了一群“急救兔”:一群有着专业急救技能的热心志愿者。于是在高三那年,他选择了院前急救作为报考志愿。

除了自己当急救志愿者,王承昕还在学校创办了学生社团“健康急救协会”。目前,社团共有120多名成员,除了院前急救,还有口腔护理等其他专业的在校生。社团每周要为社员进行3次培训,心脏骤停的应急处理便是重要培训内容之一。

原文地址:http://www.pdtimes.com.cn/html/2016-03/25/content_3_2.htm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