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德国职业教育经验 赋能国际化健康人才培养——“健行”研修团赴德国开展海外研修

作者: 来源:人事处、国际交流处发布时间:2025-08-06浏览次数:12

为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破解人才培养中实践能力与岗位需求衔接不紧密、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不同步等难题,2025年7月2日至13日,学校组织各学院(部)、附属医院的26名骨干教师赴德国开展海外研修。此次研修活动聚焦德国医学教育改革、临床技能培训及校院合作机制等方面的先进成果,进行了一系列专题学习和实地参访,旨在赋能我校国际化健康人才培养,为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入新动能。

本次研修围绕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及欧洲高校专业认证体系ASIIN认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创新实践、德国医疗系统专业人才培养等主题开展了11场专题讲座,参访了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

ASIIN认证体系是此次研修的核心内容之一。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以实践导向的多元结构、双轨制教育模式、免学费政策和学术自由传统为核心特征,形成了学术研究与应用技能并重的独特优势。ASIIN认证体系是德国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德国ASIIN认证协会主席、慕尼黑应用科技大学副校长Klaus Kreulich教授强调,国际专业认证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际合作,强化学业竞争力。ASIIN认证注重培养工程学科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其认证过程强调持续改进机制,要求专业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和社会评价体系,这对完善我校课程体系建设具有直接参考价值。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此次研修的另一重点。凯普腾国立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Hanns Dentiffel和勃兰登堡应用技术大学Andreas Dilger老师分别围绕“德国职业教育制度及其在巴州的实践”“德国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及“职业学校的行动导向教学”进行了专题讲座,系统阐释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在德国双元制教育实践中,教育与产业深度耦合,国家立法保障,行业协会规范管理,企业主导提出素质标准与需求,最终以教育政策的形式确定要求和标准。双元制教育一般采用项目教学,由教师团队研发学习场景,推行“双师型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修团还实地参访了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和FOSBOS职业高级中学。通过考察校园设施、观摩实训课堂等方式,直观感受了双元制教育的精髓及其运作细节,为改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德国医疗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是此次研修的重要内容。德国医疗系统以其高效和高质量闻名于世,其中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是支撑这一系统的重要支柱。德国在护理教育、职业发展和国际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创新和探索,对推动我国医疗与护理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Michael Wittmann老师的“大健康背景下护理行业的现状、前景以及对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Marion Schädler老师的“德国医疗系统专业及其培养概况”等讲座从护理人才培养的角度,全面分析了德国医疗系统近50年的经验,包括专业人才的现状、培养路径、政策支持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揭示了德国如何构建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国内与国际人才互补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德国护理及医疗人才培养的经验启示我们:人才不是单一职业的堆叠,而是基于“健康服务需求—教育能力—社会认可—制度保障”多因素系统协同的产物。

通过本次研修,学员们全面了解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运作机制,包括企业与学校的分工协作、学生的培养路径、证书体系等,深入理解了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步骤,认识到其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对德国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原则与实践教学组织形式等有了清晰的认识。德国职业教育体系鲜明的“应用型”特色与“国际化”布局,为我校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及国际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可借鉴的经验。此次研修为我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参考,学员们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推动学校和国内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