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下午,在北苑400人报告厅,校党委书记郭永瑾以《承民族志,筑健康梦》为题,为2025级新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授课围绕“医道薪火·仁心永续——从医学发展赓续大爱传承”“科创潮头·时代律动——从科技创新把握未来新程”“阅兵精魂·强国使命——从九三盛典汲取奋进伟力”三个篇章展开,三个篇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有历史纵深感又具时代鲜活度,既饱含人文温度又彰显科学理性,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在第一篇章中,郭永瑾带领同学们共同回顾了人类医学的发展历史,这其中既有近现代医学史上的里程碑事件,又有我国中医学领域的名家辈出,还有西医在近代传入中国后涌现的医学大家。这些具体而生动的历史脉络,让同学们真正触摸到医学的起源与传承之根。在第二篇章中,郭永瑾带领同学们共同展望了未来医学科技的发展趋势,从近三年与医学相关的诺贝尔奖获奖情况到当下非常火热的三大未来科技(脑机接口、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中的创新探索,她强调,未来已来,同学们要拥抱变化、拥抱未来。在第三篇章中,郭永瑾号召全体新生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坚定守护家园、保卫人民的初心使命,做新时代的“健康人”,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健全人格,磨砺意志;博学善思,践行致远;强健体魄,兴趣相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在这堂思政大课上,一帧帧镜头,一幅幅画面,都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新生。同学们纷纷表示,这堂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让我们真正读懂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课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争先恐后向郭书记请教学习。
临床医学院张兮玥表示:这堂思政课让我深刻体会到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民族责任。一代代医者以智慧与坚持推动着人类健康的进程。而今天,脑机接口、手术机器人等科技突破,更让我们看到未来医学的无限可能。“健康中国”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代医学生的使命。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将夯实专业基础,拓展科技视野,以青春践行守护生命的誓言。
康复学院洪煜森表示:今天的思政大课让我深受启发。这不仅仅是一堂思政课,也是一堂为我们新生指明未来就业与努力方向的指导课。从医学发展的古今脉络讲起,回顾了先辈医师通过不懈探索建立起现代医疗体系的历程,进而以近年诺奖研究成果为例,介绍了脑机接口等现代医疗技术在辅助治疗、解决临床问题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成就不仅体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更是人类智慧与勇气的结晶。
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郁景程表示:这堂思政大课,让我们领略了古今中外的医学伟人和主要成就,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接过前辈的接力棒,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学好专业知识、不断锤炼本领,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奋斗!
医学影像学院陈子喻表示:通过这堂生动的思政课,我收获颇丰,不仅加深了对医学发展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爱国情怀。我将努力学习医学知识,将来为守护人民健康、推动国家医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
医学技术学院陈如表示:作为上海健康医学院的一名学子,本次思政大课令我深受启发,我将牢记“厚德至善,健行康民”的校训精神,努力钻研专业知识,锤炼过硬本领,将服务人民健康的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志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医疗器械学院杨子慧表示:今天的思政大课讲解了AI技术正引领着未来医学科技的发展方向,激发了我们勇于探索未知、追求卓越的热情与信心。我深受启迪,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我不仅要夯实专业基础,更要主动学习、努力成长为一名能用智慧与温度驾驭现代技术的健康守护者。
药学院史迪文表示:思政课上郭书记对于医学发展史的讲述,让我对“承民族志,筑健康梦”的主题有了深刻体悟。进入新时代,这份医学传承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新生。AI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承担延续人民健康使命的新良方。我们要熟悉AI、掌握AI、应用AI,要有自适应能力以便遇见未来更好更强更智慧的自己。
健康与公共卫生学院俞悦悦表示:通过今日的思政课堂,我意识到AI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个赋能医学的工具,我看到了中国医学科研工作者们如何将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核注入到最尖端的科研探索中,这正是新时代艰苦奋斗最生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