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教育】“13+73”!今年上海考生填志愿,这些好专业不容错过

作者: 来源: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时间:2017-07-03浏览次数:1049

2017-06-28樊丽萍文汇教育

  今年是上海高考改革元年。除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释放的政策红利外,正在推进中的上海教育综合改革,也将让今年的考生“获得感”倍增。

  

  从7月1日开始,今年的高考生将开始填报本科普通批专业。每年此时,填报一个好专业,是很多考生和家长的心头所愿。

 

 


  哪些“好专业”值得考生留意?记者这两天从市教委以及一些高校的招生办获悉,今年沪上高校有13个前景光明的新专业首次招生。据悉,这些专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在教育部过去的本科专业目录上是没有的,均是高校紧密服务未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经充分调研和论证后,获得教育部审批后开设的。


【沪上高校这13个新专业今年首次招生】

上海理工大学---新媒体技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工程技术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物理治疗
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作业治疗
上海师范大学---食品安全与检测
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管理
上海大学---电影制作
上海电机学院---电机电器智能化
上海杉达学院---卫生教育
上海商学院---零售业管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
上海纽约大学---神经科学


  事实上,这每一个新专业,都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全国第一家”,是在上海教育综改这片“试验田”上结出的硕果。

  

  另一方面,上海市教委积极推动的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历时3年,成效初现:根据最新统计,全市18所市属高校已有三批共73个专业列入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13个新专业首次招生,个个有“故事”

  

  根据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公布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上海理工大学的新媒体技术专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专业、上海健康医学院的临床工程技术专业、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和康复作业治疗专业等总计13个专业获批通过,今年将首次招生。

  

  这13个新专业,每一个都有“故事”。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专业为例,在此次获批之前,它一度掩身于轻化工程专业之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80%的香料香精人才都是我们学校培养的,从办学规律来说,应该做强做大这个方向。但是,这个专业过去一度在教育部的本科专业目录上是没有的,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尴尬。”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陆靖坦言,若按照轻化工程专业来培养人才,从教材到课程都要符合国家教学评估的要求,有时难免就要在办学特色上做些“牺牲”。突破这种困局,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设置一个新的专业。

  

  类似的困境,上海电机学院也遇到了。“我们走访了很多企业,发现电机人才现在青黄不接,用人缺口很大。不过在全国的高校里,在本科层次专门培养‘电机’这个专业方向的院校很少,一般都设在‘电气工程’或‘机电工程’这些专业领域里。”上海电机学院招生办主任孙利钢告诉记者,在整合学校的相关优势资源后,今年该校新设的电机电器智能化专业将开始招生。

  

  记者发现不少高校在申请新专业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锁定于健康产业,而且讲究精准定位。除了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康复物理治疗、康复作业治疗两个专业定位于康复产业外,上海健康医学院新设了临床工程技术专业,顾名思义,培养的是能胜任运用与维护现代临床医疗仪器设备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而上海杉达学院新设的健康教育,则定位于为沪上的中小学校培养专业的卫生老师。


上海教育综改,助力更多高校专业“新陈代谢”

  

  虽然每年都有高校传出新设专业的消息,但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今年首次招生的这13个专业十分珍贵,值得考生关注。

  

  “近年来,不少高校结合自己的办学定位以及社会的发展需求,都希望新开设一些教育部目录外的新专业。但对管理部门来说,既要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也要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所以在对待高校新设专业这件事情上,考虑到保护学生的利益,一直非常谨慎。”市教委高教处处长桑标告诉记者,也因为这个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申请目录外新专业比较容易获得通过的是部属高校,因为部属高校往往具有较好的办学条件与相关师资。而更多的地方高校自主申报新专业,最终获得教育部审批通过的数量极少。

  

  但事实上,相比于部属院校,不少市属院校的人才培养往往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加紧密。在学科专业上更有“新陈代谢”需求的也是一批地方院校。

  

 “在前期和主管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上海教育综改的推进,上海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对市属高校目录外新专业的审批,放在市级主管部门层面完成,然后再报教育部备案。”桑标说,这13个最新获批的专业,都是按照严格的标准遴选后产生的。

  

  这13个最新被纳入教育部目录外的专业,也被一些业内人士称为“上海造的样板房”。今后,其他院校(包括兄弟省市)要申请开设同类专业,其专业设置的标准和规范,就按照这些专业作为参照。

  

“存量专业”升级改造,撬动人才培养转型升级

  

  除了推出一批新专业,对更多院校来说,对“存量专业”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升级,是提升办学内涵,提高人才培养的直接路径。

  

  桑标介绍,结合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鼓励更多市属院校聚焦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人才,特别是倡导市属院校的人才培养服务于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市教委于2014年启动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对于院校自主申报、通过评审的试点专业,市教委给予重点投入。经过前三轮审批,已纳入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的达到73个。眼下,第四轮评审工作已经启动。

  

  在上海商学院,包括工商管理(零售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在内的5个专业已经跻身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该校教务处处长熊平安介绍,学校邀请对口行业的专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开始全程介入。而且,在完成这5个“存量专业”的升级后,学校积淀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并陆续着手对校内其他专业进行了升级,辐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

  

 “上海有一批新升本科院校,最初的专业设置,从课程体系到人才培养规格,都参考了传统的老本科。而在近年的办学发展中,学校的办学定位已经越来越清晰,更多专业需要在精准定位上发展转型。”上海电机学院教务处处长刘军说,借助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学校主动对标国际同类一流专业,实施产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这直接促使学校的人才培养步入了转型升级的新通道。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f_xgLAPWCkkCWrXFeb8z0A

编辑:丁嘉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