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铁肩担道义,奋进新时代—— 医疗器械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开展《觉醒年代》 观影交流

作者: 来源:医疗器械学院发布时间:2021-06-04浏览次数:13



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社会各界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掀起了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热潮。热潮之中,由安徽省委宣传部和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策划创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高分强势“破圈”,催生众人追剧新模式。学生第一党支部师生积极加入了观剧学史、热议催更的队伍。为了引领师生党员以史促学、以学践行,支部63在新南苑18号楼410举行了《觉醒年代》观影交流会。

交流会上,支部书记李茜结合党课微视频,谈了《觉醒年代》对青年学生党员的成才启示。一年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在《觉醒年代》中,青年人的使命是突破封建与专制,启发民智,唤醒大众,寻求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无数革命烈士初心之纯、信仰之坚,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她鼓励学生党员以《觉醒年代》中的青年为人生路上奋斗的坐标和向导,跳出“小我”、突破舒适圈,胸怀国家和民族,融入时代与社会。一方面要有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精神,学会自主学习,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同时要关注时事、观察社会,从身边事情做起,敢于担当,学以致用,积极实践。

学生党员王长燕分享:从来没有一部电视剧可以让我带着深深的崇敬与感激之情,欲罢不能地细细品味里面每个角色的语言,慢慢感受镜头下每一帧带有深意的画面……《觉醒年代》讲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前期直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思想领袖与革命先烈一步步解放国民思想,宣传新文化,然后一步步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艰辛历程。从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主张用文化改变一代青年,到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逐渐引入国人的视野,我体会到了革命的来之不易,如今中国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那时一位位爱国的热血青年,他们不怕流血牺牲,燃尽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点光亮向国人传递民主与科学,带领中华民族从黑暗中走向光明。

学生党员陈钰婷:电视剧《觉醒年代》中,许多画面都给了我深入灵魂的撞击。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奔跑在雨中,路上有卖孩子的妇女,有趴在地上的乞丐,还有坐在车里吃东西的阔绰少爷,所处社会的不平等昭然若揭。抱着公鸡被迫冥婚的小女孩,人们哄抢的奉若神药的人血馒头,当时旧社会的愚昧无知令人感到害怕。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根本看不见希望,但是就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根本不知道前方的路是什么样,却坚定不移地要改造中国,他们的流血和牺牲为我们换来了今日的和平与强大,中国的脊梁,将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学生党员刘祎辰:这是一个动荡的年代,这是一个探索的年代,这是一个觉醒的年年代。全剧主要剧情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1921年建党结束。理想与信仰一直贯穿全文二字。片中人物热血与坚定,他们有所思有所感,以笔做刀,唤醒民众,抨击时政,拒签合约,身陷囹圄,领导运动,宣扬民主和科学,树立理想旗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党员秦淑娜: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陈独秀等人的责任是找出一条救国之路,他们对什么样的路可以救国是茫然无措的,但是他们并不对找路这一行动茫然。他们坚定的完成着自己的理念。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也应当明确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理解与体会革命前辈们事迹,找寻自己的信仰与初心,在我们的青春中完成我们的使命。

铁肩担道义,奋进新时代。《觉醒年代》中100年前的优秀青年对话当代青年,引起了师生党员们的极大共鸣,给大家带来了思想和灵魂上的荡涤之旅。支部师生党员激发奋斗动力、汲取成长智慧,勇于担当,砥砺前行,以新“觉醒”的状态,积极助力祖国实现新辉煌!(医疗器械学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