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政策研究,推动超大城市卫生安全建设

作者: 来源:上海健康医学院发布时间:2021-11-06浏览次数:506


116日上午,由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非驻会委员工作室主办,由健康与公共卫生学院、医疗器械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临床医学院承办的“公共卫生政策研究与超大城市卫生安全建设发展论坛”在上海健康医学院召开。论坛由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郑沈芳主持。

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附属周浦医院等疾控人员和医护人员,以及周浦镇部分居委、社区居民,上海健康医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了论坛。



当前一方面新冠疫情在国内10多个省市散发、在全球肆虐,另一方面各国生产重启、经济复苏、社会运行急需进入常态化,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两者兼得,值得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和单位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论坛对于各界高度关注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城市安全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上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 郑沈芳)


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书记郭永瑾在致辞中指出,在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在即,在进博会召开之际,在上海健康医学院第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之时,召开本次论坛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上海明确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目标的情形下,对我校发挥公共卫生政策及相关研究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健康中国”和“健康上海行动”,服务超大城市卫生安全建设,提出了建议和希望。上海健康医学院在新冠肺炎肆虐的挑战时刻,主动作为,承担起为上海培养基层应用实践型公共卫生人才的重任,开启上海健康医学院在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序幕。学校致力于体现大健康学科体系的交叉融合,集中学校相关学科教师与科研力量,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政策与医院管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方向的研究,参与国家和政府公共卫生公益性调查和监测活动,发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参与政府决策建议工作,为推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发挥高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书记  郭永瑾)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苏明到会并致辞。他肯定了本次论坛的价值和意义,以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非驻会委员上海健康医学院工作室在《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的立法制定和执法检查中做出的努力。2020年《条例》正式颁布,至今实施已整整1年。今年上半年市人大启动对《条例》的执法检查,工作室承担了《条例》落实与执行情况调研,对于《条例》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监测预警体系应急救治体系等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条目开展专题调研,发现了本市在执行《条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教科文卫委形成最终执法检查报告提供了基本情况和相关数据。他代表教科文卫委员会对工作室及上海健康医学院表示感谢,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委员 苏明


论坛上,上海健康医学院陈新、卜庆锋、赵芳三位学者就本年度各课题组开展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调研、上海超大型城市公共卫生社会治理模式、上海高校疫情常态化防控机制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报告和交流。


(陈新)

(卜庆锋)

(赵芳)


在专家交流环节,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彭靖,以“中国特大型城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为题,就公共卫生体制、机制和体系建设分享了她的建议和意见。


(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 彭靖)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抗疫特别人物郑军华,就后疫情常态下,如何做好“平战结合下的医院感染管理”,解读了上海专家共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 郑军华)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鲍勇就“公共卫生社会治理”谈了自己的看法,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角度提出需要努力的方向。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鲍勇)


全国政协委员,原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马进教授总结了上海疫情防控6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从卫生健康智慧化的角度切入,重点谈了科学技术起到的支撑保障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原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 马进)


专家们切中肯綮、启发式的发言得到了现场公共卫生专家、医院医生以及学校师生的共鸣,台下掌声不断,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非驻会委员上海健康医学院工作室主任郑沈芳总结讲话。她指出,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对新冠疫情暴发、蔓延的突围,全面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深入研究公共卫生领域的深层问题,特别是后疫情时代如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推进上海超大城市健康、和谐、美好发展,道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们把当下作为起点,对标健康上海的宏伟蓝图,不断探索,争取新的进步!(来源: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非驻会委员上海健康医学院工作室、上海健康医学院健康与公共卫生学院、医疗器械学院、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临床医学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