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不隔爱,温情暖心怀。在学校严格管理期间,医疗器械学院广大青年积极响应校青协号召,主动请缨,冲锋在前。这其中有党员、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也有团总支学生会的各部门学生骨干,更有各个班级的班委和同学们。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同学们在各个岗位上以不同方式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餐饮组,核酸组,卫生组,巡逻组,转运组,图书馆组,医务室组……两个多月的时光,共计218名同学坚守岗位,截至5月20日,医疗器械学院的校内志愿者占南苑志愿者总数近70%。履职尽责、不讲条件、服从安排,同学们携手展现了团结一心、守望相助的精神风貌,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医械学子“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的抗疫风采。
18级毕业班同学张路安身为一名学生党员,在实习单位工作时听闻学校需要疫情防控志愿者,毫不犹豫地和单位领导提出了申请,同时主动向学校老师申请返校担任志愿者,表示自己会带着核酸检测报告返校支援。他说“在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是一名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作为南苑保障组的组长,为其他防控小组提供物资(志愿者服装、口罩,饮用水等)以及人员上的支援。在核酸现场,自从激光扫码器换成了手机,由于受强光影响,不少核酸检测的二维码出现了扫不出的情况,影响了采样的速度,他脑洞大开用废纸箱挖个洞,做好消毒后为核酸码搭建一个“迷你遮阳棚”,大幅提高了扫码成功率和核酸检测的整体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志愿者同学们的负担,让师生感受到核酸筛查的“精度”和“温度”。
退伍不褪色,初心永不变。2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升本班的班长谢柯同学,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主动申请隔离,报名参加9号楼同学的扫码工作,在同学们大批返乡的时刻,作为原巡逻组组长,听说转运组长不够轮换,每天晚上送完了23:30的班车,接着送次日早上5:00的班车,并主动报名参加转运组组长轮换工作。21级生物医学专升本班的雷昊同学,自校园准封闭管理以来,一直坚守于抗疫的第一线,先参与核酸组工作、后担任卫生组组长,在南苑同学大批量返乡的过程开始,又担起了转运组组长重任,每天晚上根据第二天的转运时间安排制定排班表、打印返乡人员名单、车辆出发前30分钟到岗开始工作。这处处彰显了他们作为退伍军人的硬核力量。
疫情期间,核酸检测是精准防控的有效手段,校园核酸组志愿者的工作格外重要,从3月14日校园准封闭管理开始至今,医疗器械学院有一大批优秀志愿者从始至终坚守岗位,无怨无悔。南苑核酸组组长邢辰宇同学长期在岗位默默奉献、超长待机,有效处理同学们在核酸检测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他说:“我无悔于我的奉献。”他的坚守散发出内心的光与热,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南苑志愿者负责人李昊龙同学接到上岗通知后,在身体抱恙的情况下毫不犹豫接下工作,开启了长期坚守健康园的任务。我们总是能在不同岗位、不同地点看到他的那抹橘色身影,他说:“我十分荣幸能与这么多志愿者并肩作战,也期待着疫情结束的那一天。”南苑负责人马周赟同学凌晨三点起床参加转运组的工作,送完了凌晨搭乘班车的同学后,天亮了他又马不停蹄地跑去了核酸检测的现场,日复一日均是如此。他说“这个世界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份光,然后萤火汇聚成星河。”谁说疫情偷走了青春,他们则用青春在这个春天温暖了校园!
在众志成城的抗疫路上,医疗器械学院有着太多的暖心人、暖心事,这些人、这些事让我们倍感温馨、深受感动,仿佛一股股守望相助的暖流,温暖着疫情中的你我他。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在防疫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医械青年们会更加坚定践行初心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献出力量!(医疗器械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