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下午13点,口腔医学技术教研室在线举行了第一轮“好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医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陈凤贞和口腔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教学交流,口腔医学技术教研室主任徐晓东老师主持会议。
首先,徐晓东老师率先介绍了此次“好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的意义与目的,强调了在当前迎评促建的大背景下,需要任课教师们对打造优秀课堂引起充分重视,前期以教学交流的形式对课程进行自查自评、不断完善、稳步推进,从容应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然后,由林丹、尚书、王凯和徐晓东4位教师分别为大家展示课程。
林丹老师展示了《口腔材料学》中“义齿高分子材料”章节的授课内容,她以完整、详细的教案为载体,充分说明了义齿基托树脂的定义、种类和化学组成,联系全口义齿修复技术引出义齿重称材料的内容,同时还加入了文献检索、小组汇报等教学手段,融入知识产权、品牌意识等思政元素,内容充实。
尚书老师展示《口腔内科学》“溃疡类疾病”章节的授课内容,她以众多的临床案例来为大家介绍了溃疡中主要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和创伤性溃疡,详细阐述溃疡的特征、临床表现、分类、鉴别诊断及治疗,针对不良修复体导致的创伤性溃疡,以小组学习的形式探讨不良修复体的损害、与技师关系等,融入技师与医师职责的思政元素。
王凯老师介绍了《固定修复工艺学B》6-8周的实验课程安排,采用“理论先行+课堂示教、学生操作+评价总结”的模式进行教学,一共授课教学2套实验模型(标准+临床),包括基底冠制作、全冠制作、饰面瓷制作3类修复体制作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照片、视频等手段对修复体制作过程存档,要求学生多做、多练,为后续实验及实习等工作做好铺垫。
徐晓东老师介绍了《口腔设备学》6-8周的实验课程安排,主要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参考教材和实验指导对“口腔修复”过程中涉及的4类设备开展自主学习,内容包括设备使用流程、技术参数、维护保养等相关知识,教师在旁答疑以及排除学生操作设备时可能存在的隐患,自主学习结束后学生会制作学习PPT汇报成果,紧接着教师对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反馈。
课程展示结束后,陈凤贞院长从教师精神面貌、感染力和课堂气氛、问题的合理性、学科间的联结、教学媒体的运用等角度一一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并强调实验课上教师对课堂节奏把控的重要性,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设计,要把实验课内容作合理安排,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内容上,同时课前做好实验设备、实验耗材等保障工作。
通过开展“好课堂”教学交流活动,口腔医学技术教研室全体教师将进一步提高“迎评促建”思想认识,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强化教师教学责任感,确保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地顺利开展。(医学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