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精业 凝心聚力——做“人文+实践”的践行者

作者: 摄影:发布时间:2018-09-21浏览次数:1944来源: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积极着力构建具有全科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利用暑期从学院整体、学生、教师三个方面全方位开展育人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端正师德师风,创新教学体系建设,力争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培养有担当、人民满意的健康守门人。

 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是要坚持培养祖国的卫生事业,紧贴健康中国战略,以推进基层健康为目标,培养“下的去、干得好、留得住”的健康掌门人。“十年坚持,乡村医学,育基层人才”。10年来我院共培养1152毕业生,分布在8个郊区93个卫生服务中心的178个站点及卫生室,极大的改善了市郊基层卫生网点的人员结构,惠及数十万市郊农民。多名毕业生被各新闻媒体报道,成为区县树立新一代“乡医”的典型。“新乡医”和助理全科医师的培养模式为上海市郊县健康事业做出了贡献,培养模式也在全国推广。

以提高基层全科医学分级诊疗能力为导向,我院2016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专业。构建了突出全科医学特色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早临床,早全科”将全科医学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研究并探索“叙事医学”的应用与实践,将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渗透在“医学导论”,成功构建课程思政;同时,通过构建“文化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体系,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思政和职业精神教育。

      一、坚持实践育人,培养健康掌门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临床医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厚德精业的医学生精神,利用暑期开展附属医院夏令营、国际访学、暑期社会实践和家访活动,为培养有责任、有能力、有温度的健康人才不懈努力。

  1.创新夏令营,育实践能力

715日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组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夏令营。同学们在查房、写病历、换药、上台和缝合打结的实践操作中真切的体会到了医生的责任与情怀,不仅熟悉了外科操作技能,为参加全国性学生技能大赛奠定了基础,今后在临床教学中更可以起到带教作用。

    2.培养国际视野,开展访学活动

我院在暑期展开了三批暑期游学活动。第一批和第二批同时于728日出发,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和康复治疗专业的14名学生前往比利时进行为期四周的研修活动,临床医学专业和康复治疗专业26同学前往法国西南部伊泽尔省首府格勒诺布尔市学习。第三批于82日出发,19位来自临床医学院、康复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和护理学院的同学们前往芬兰游学。

  本次暑期研修之旅提升了同学们的法语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开阔了视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也大为增强。他们纷纷表示会把这趟游学之旅的所学、所想、所悟运用到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创新,刻苦学习,以自己的成材回报学校的支持和培育!


      3.暑期社会实践火热进行

 知识结合实践,传播青春正能量。火红八月,临床医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前往各地进行实践活动,不仅有到上海各郊区进行急救普及,更有前往新疆喀什进行国语普及。临床医学本科来自新疆喀什的学生,利用暑期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英吉沙和麦盖提两地开展“授双语知识,宣健康生活”的活动,很多村民在实际就医过程中,会因为语言沟通问题而影响就诊过程和进度的问题,因此大学生们将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们普及普通话,同时带去生活中的医学小常识,缓解村民在就医过程中因语言不通带来的不便。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坚定了同学们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认同感,培养了同学们恪守医德、救死扶伤的医学生精神,塑造了他们为医学事业发展努力奋斗的责任心和仁爱之心。

      4.访新疆家庭,促进健康成才

  7月30日至31日,校领导黄钢、唐红梅、学生处副处长关磊、临床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罗瑾琰与辅导员乌孜一同来到新疆喀什周边麦盖提县开展了少数民族学生家访活动,为他们送去学校的关怀和美好的祝福。交谈中,家长对党和政府培养喀什医疗人才的教育政策表示感激,对学校的关心和关爱表示感谢,并承诺一定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同学们也表示作为喀什定向的医学生,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将不负父母与老师们的期望,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毕业后成为喀什的优秀医生。

 


     二、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临床医学院高度重视教学文化建设,为培养医学生的优秀引路人不断努力。暑期开展师风师德建设研讨会、教学查房复赛、教学试讲、教师学术交流和心目中好老师评选活动,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激励全院教师潜心教育、立德树人,不断增强教书育人能力和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1.端正师德师风,提高业务能力

820日,临床医学院党总支组织教师前往各附属医院进行临床教学师德师风建设研讨。临床医学院与各附属医院计划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加教师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坚持与医德医风、校风学风齐抓共建,结合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特色教育,大力营造院校共建氛围,促进学生人文情怀与社会责任的引导,以临床教学为抓手将师德师风融入到临床教学全过程。

   2.临床教学查房复赛火热进行

820-22日,临床医学院组织海军军医大学徐晓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陆惠华教授、复旦大学蔡端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赵爱民教授等专家,由蔡巧玲院长带队分别前往5家附属医院,对教学查房进行现场评审,并当场给予点评。唐红梅副校长前往附属周浦医院和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进行了指导。唐校长对临床医学院开展教学查房竞赛予以充分肯定,表示临床教学查房作为培养综合临床教学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切实提高临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带教能力,从而提升附属医院实践教学质量,服务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3.临床医学专业新教师试讲

为了切实保障临床医学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816日至828日,临床医学院开展了新教师试讲工作。本次试讲工作得到了我校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附属周浦医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和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的积极配合,参加试讲的新教师主要承担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临床医学本科三年级五门核心课程的授课任务。

  4.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816-17日,蔡巧玲院长参加由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模拟医学大会。825-29日,蔡巧玲院长赴瑞士巴塞尔参加国际医学教育联盟2018年度会议。会上,我校“基于社区的早期接触临床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system of early community based clinic contact, ECBCC)”在大会上以海报形式进行交流。ECBCC也是我校2018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核心内容。会议期间,ECBCC获得参会代表的关注和兴趣,大家就医学生在社区卫生中心的学习安排、叙事医学的探索、社会机构如何合作等问题与蔡巧玲院长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2018720日高静到赤峰参加中华医学会教育分会学组会议,《叙事医学在医学人文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及展望》获得优秀论文。728-84日,于波、李维和叶熊三位老师跟随学校团队一起,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学习PBL

                            

  5.尊师重道  崇智尚学

820-910日,为展示教师风采,增强广大教师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临床医学院精神文明建设、校园学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营造浓厚的尊师爱生氛围,开展首届“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评选活动,由各附属医院、基础医学院和临床医学院师生投票选出大家心目中最受欢迎的老师,最终产生10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最后获奖者。


  三、聚焦人才培养,进行教学建设


 “砥砺前行,凝心聚力,创新发展,贴健康战略”。临床医学院坚持与时俱进,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健康中国战略发展为己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利用暑期开展喀什思政基地建设、创新教学体系、全科医学中心建设、学生管理交流会的活动,为培养能够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健康掌门人不懈努力!

      1.坚持思政育人,共建喀什基地

 为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分级诊疗水平,积极推广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理念,临床医学院高度重视新疆喀什订单定向班的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730日,在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校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授牌仪式。罗瑾琰副书记代表临床医学院党政班子介绍了上海的援疆重要内容及校外思想政治基地建设的意义。通过共建,双方共同培养能留在当地,推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2.创新教学体系,共建教学基地

814日下午,我校在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了大团社区联盟教学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至此,我校社区联盟教学基地增加为7家。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历史悠久,医疗及教学积累有较好的积淀,该社区的加入不仅增加了我校社区联盟教学基地的整体实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在早临床期间接触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平台,实现了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特色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建设,有力支撑全科医学教育的理论及实践教学。

      3.推进全科医学中心建设,为科研与社会服务助力

2018816日召开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与研究中心建设咨询会:围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建设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基于社区的慢性病研究、学科建设等内容进行讨论。我校“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与研究中心”将通过医学教育和社区卫生的协同发展,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和全科医生的医疗水平,打造学科整合、聚焦慢性疾病、提升基层服务。此次咨询会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提出了相关建议,以紧贴大健康,构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尽快构建中心框架,建立相关制度,落实中心职能。


      4.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创建评审会顺利举行

815日,由教务处牵头的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创建评审会顺利举行,唐红梅副校长出席并讲话,蔡巧玲院长作为专家参与了评审。本次评审活动通过专家查阅自评支撑材料、查看教学和生活设施情况、小病例讨论、精神科量表评估、座谈会、专家组成员汇总考察情况和专家组评审反馈等多种形式,高效的完成了评审工作,增强了我校与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的交流与合作。唐红梅副校长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临床师资队伍建设、临床教学管理建设、不断提高教研水平、不断完善激励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拓展相关专业的合作。

 


      5.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管理交流会

820-21日,在临床医学院党总支书记蔡巧玲的带领下,临床医学院相关负责老师来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周浦医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和嘉定中心医院四所附属医院,与医院相关负责人进行学生工作交流。此次交流促进了学院与医院关于临床教学学生管理的深入了解,同时也激发了更多创新想法,为培养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医学人才,为共同担起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与健康事业而齐力奋进。(临床医学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