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精神,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讲述上海各行各业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进一步凝聚砥砺奋进的力量,9月29日下午,市委宣传部会、市教卫工作党委、市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共同举办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医疗器械学院各党支部通过网络直播进行了在线观看。
报告会上,郑军华、钟鸣、李晓静、陈尔真、戴倩、范士广、孙晓冬、张文宏等8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疗专家和护士们相继分享了他们的抗疫经历、医疗队的救死扶伤以及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宣扬了新时代卫生战线广大医务人员“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这堂内涵丰富、生动鲜活的报告会将观看报告会的党员情感“点燃”,他们的高尚道德品质令观众肃然起敬。
实训教工党支部商怀超书记道出心声,“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泪流满面,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亿万中华儿女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在护佑生命的主旋律中,‘逆行者’唱响了战‘疫’的精神赞歌,‘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的不平凡举动成就了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战士’的风骨,同样是有血有肉之躯,同样有父母儿女,当面对国家需要时,舍小家为大家,他们那催人泪下的感动力量,如春雷惊空,振奋精神。这些平凡的‘迹’录让大家倍增信心战胜困难,这是一种精神,一种迎难而上的勇气,这样的民族必将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实训教工党支部樊丞成老师讲道,“一马当先,这是一群无畏勇敢的人们,他们不顾安危,奔赴在抗疫一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群众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配合国家的要求,改变了自己以往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上海的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一群团结友爱、不怕艰难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
生医教工党支部陈永强书记深受鼓舞,“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领队队长郑军华讲述了上海速度、讲述了青年医护人员的入党申请书和讲述了信仰的力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钟鸣讲述了自己救治病人的感受以及对中国精神和中国担当的深刻理解,这使我深感新冠肺炎抗疫胜利来之不易,更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作为普通党员教师,我深受鼓舞,我们应该弘扬中国的抗疫精神,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为学校学院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生医教工党支部郝丽俊老师内心充满钦佩,“他们不仅有着专业的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更有着不畏生死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和一名党员的义务。时间就是生命,他们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就走向‘抗疫’战场,他们每天超负荷工作,他们舍弃与家人的团聚,他们与时间赛跑,他们一次次地从病魔手中去抢救病人,他们是最值得钦佩的医务人员,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国力量!这些医务人员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
医临教工党支部吕丹老师深受鼓舞,“刚刚结束的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上,8位先进个人通过重温抗疫难忘瞬间,向我们展现了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战斗组曲。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上海市委市政府以最大决心、最严举措、最大努力统筹推进抗击疫情工作,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上海1649名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驰援武汉,7.8万名医生、9.7万名护士、近3000名疾控人员勇于担当、奋战一线,作出了重大贡献。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守望相助、联防联控,是铭记史册的2020年。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宽度和厚度却是无限的,作为共产党员,生命更应当属于我们宣誓并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这场凝聚了新时代奋斗脉搏的报告会,鞭策我们以更加奋发的姿态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日常本职工作高质量推进的新的伟大斗争中”。
医临教工党支部刘杨老师深受感动,“在线观看此次报告会,让我回想起那一组组医务人员摘下口罩的照片,由于长时间佩戴医用装备,经历了连续多日超负荷工作,很多人的脸颊都过敏红肿了,为避免交叉感染,女护士剪掉美丽的长发,剃成光头;还有的鼻梁被口罩和护目镜磨出了血,着实令人泪目、心疼。但是,面对严重的疫情,我们相信多难兴邦。面对时艰,我们党始终带领全国人民,一往无前,不懈奋斗,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虽然无法直接参与此次抗疫行动,但抗疫英雄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大爱精神一样感动着我,使我的内心产生共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质岗位,创新求索,努力奋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自己的最大努力”。
医临教工党支部丁立军老师深有感触,“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来临之际,上海各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听从党的召唤、主动请缨,逆行赴鄂,都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都是家里的顶梁柱,都是血肉之躯。在灾难面前,关键时刻,他们站了出来,不顾个人安危,辞别父母和孩子,舍小家为大家。在他们舍己为人精神的感召下,全体人民紧急动员,最终取得了抗击肺炎疫情战役的最后胜利。这次抗击疫情的行动将树立起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广大党员和人名群众的心中”。
信息教工党支部罗永刚书记分享到,“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领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说:‘这场抗疫中,有在除夕出发的上海速度,有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在后方大力支持下,治疗出院最大年龄103岁。这是组织的力量、斗争的本领、牺牲的精神、信念的力量’。钟鸣主任说:‘作为第一个上海的ICU专业人员,当看到一个病房内都满屏的红色报警,每个人都在怀疑自己的专业水平。可是作为共产党员,及时总结经验,白天治疗,晚上讨论总结,在1649名上海援鄂人员全力工作下,战友精神,真心付出,凡人的微光,一起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力量’。这些平凡但又不平凡的第一线医务人员,用自己朴实的语言、直白的举动,代表了上海的医务人员精神。生于中国,长在中国,工作在中国,在这一场天灾来临之际,我看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展现了一个大国的风范,更加展现了普通共产党党员的精神与责任同在的精神力量”。
学生第一党支部迟翔中党员感慨到,“在众多援鄂医疗队当中,作为党员的医护人员为人民冲锋在前,面对高困难、高风险的工作,党员先上!最常听到的就是‘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高高飘扬’。复旦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浦东新区南浦医院护士长带领50名上海各个医院的护士出发前的承诺‘50个人去,50个人回’,在群众都躲在家中自我隔离的时候,作为党员的她们不光是最美逆行者,更是拯救武汉的光,愈发的让我感觉到的党的先进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感觉到优秀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而我们自身更应干提高专业知识,在以后的时间可以在危难时刻为人民冲锋在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第一党支部陈钰婷党员感动到,“作为血肉之躯的医生,他们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冲锋在抗疫一线。当面对随时可能因为缺氧而停止心跳的危重病人,他们无法入睡,默默流泪。他们白天治疗病人,夜晚总结经验,他们深知,只能逆行,不能后退,他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有这种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担当,我们一定能赢得胜利。面对这些,我十分骄傲,更多的是心疼。他们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却承载着病人生的希望。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的奉献,真正践行了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他们的付出,让人民群众有满满的安全感。这更是党员应有的精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要牢记我们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敢于担当,乐于奉献,不忘初心,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学生第二党支部王海峰书记深受感动,“抗疫英雄们在一线英勇奋战、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彰显了党员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仰,也不禁回忆起支部师生党员在疫情期间积极参与社区防疫,他们在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青年教师,更应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理想信念坚定、本领过硬的人民健康守护者,注重培养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增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培养医械学子忠诚无畏、奉献担当的人格品质,让青年一代医学生能够坚持正确的人生导向,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为人民的健康福祉奋斗终身”。
学生第二党支部祝奇老师分享到,“他们中有首位驰援武汉的‘逆行者’、有义无反顾奔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有青春稚嫩的90后、有记录一位位英雄人物故事的记者、也有筑牢‘上海防线’的专家学者……疫情期间,我看到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抗灾难的真情,更看到了党中央在灾难面前的果断,以及千万党员在面对国家民族危难时先人后己、勇于奉献的精神。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正是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同一束束温暖的火光,点亮了战‘疫’之路前行的方向”。
这场内涵丰富、生动鲜活的报告会,必将激励学院广大教师党员进一步厚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健康中国梦的信心,用实际行动坚守初心、践行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学院建设长征路。(医疗器械学院)